非常荣幸能有这次宝贵的机会,参加本期XX经济思想培训班,与各位一同学习、一同思考、一同进步。作为一名来自基层旅游企业的从业者,特别是身处景区安全与运营管理的一线,这次学习对我而言,既是一次深刻的理论“充电”,更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通过系统学习,我深刻感受到XX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指引我们应对挑战、开创新局的强大思想武器。下面,结合我所在的XX县XX风景区有限公司的实际,以及我个人的一些粗浅感悟,从思想、改革、创新、服务四个方面,向各位作一汇报交流。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以人民为中心,校准高质量发展的新航向
XX经济思想最鲜明的底色,就是“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学习中我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对于旅游景区而言,“人民”是谁?答案不言而喻,就是千千万万的游客。过去,一些景区可能更多地关注门票收入、游客数量等硬性指标,发展模式相对粗放。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则要求我们完成一次根本性的视角转换——从“经营景区”转向“服务游客”,从追求“流量”转向追求“质量”和“口碑”,将游客的满意度、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这不仅仅是理念的升华,更是对我们日常工作的具体指引。作为分管安全和运营的负责人,我深感责任重大。“安全”二字,就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直接的承诺,是旅游发展不可逾越的红线。这意味着我们的安全管理体系必须更严密、应急预案必须更周全、设施设备巡检必须更精细。而“运营”则关乎游客的整个体验链条,从购票入园的便捷度,到游览路线的合理性,再到餐饮住宿的舒适度,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我们是否真正将游客放在了心上。正如近期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专题学习会上所强调的,要持续深入学习XX经济思想,并“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对我而言,最大的转化,就是将“人民至上”这四个字,深刻内化为每一次安全巡查、每一次运营调度、每一次服务流程优化的行动自觉,用理论的清醒校准景区高质量发展的航向,确保我们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此处隐藏2205字,下载后查看---
旅游业是服务业,游客的体验感最终要落脚在每一次具体的接触和互动中。XX经济思想中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旅游领域,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高品质的服务。如果说优美的风景和完善的设施是景区的“硬件”,那么无微不至的精细化服务就是决定游客最终评价的“软件”。
我认为,精细化服务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标准化”基础上的“人性化”。标准化是保障服务质量的底线,从环境卫生、服务流程到员工着装、文明用语,都必须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并严格执行。但更高层次的服务,则是在标准化之上的“人性化”和“个性化”。一个主动为雨中游客递上的姜茶,一句对疲惫老人温暖的问候,一个为带小孩的家庭提供的便利,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恰恰最能打动人心,形成口碑效应,将“头回客”变为“回头客”。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培训和授权,鼓励他们用心观察、主动服务,用“多想一点、多做一步”的真诚,换取游客的十分满意。
二是“全流程”覆盖的“有温度”。服务不是孤立的点,而是一条完整的链。从游客产生出游念头,在网上搜索我们景区信息开始,到他们游览结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感受,整个过程都应纳入我们的服务视野。这意味着我们的官方网站、新媒体账号要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咨询热线要永远保持畅通耐心;现场引导标识要清晰易懂;遇到游客投诉时,更要将其视为改进工作的宝贵机会,以最快的速度、最诚恳的态度妥善解决。只有将这种“有温度”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游客体验的全过程、各环节,才能真正擦亮XX风景区这张代表着“诗和远方”的旅游名片,使其在新时代的文旅市场中熠熠生辉。
各位领导、同仁,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这次学习让我备受启发,也深感责任在肩。我将把这次培训的所学所思所悟,带回到XX县XX风景区的具体工作中,坚持以XX经济思想为根本遵循,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改革攻坚激活内生动力,以创新驱动塑造竞争优势,以品质服务赢得游客口碑,为推动景区乃至区域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