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财政局关于深化县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交流发言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一、聚焦核心问题,系统谋划投融资改革顶层设计

XX县坚持以系统思维谋划改革全局,统筹运用财政、国资、金融三种手段,强化政策协同与资源整合,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投融资新格局。

一是明确投资来源的优先序位。改革的核心在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界定各自的投资边界。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社会资本能投尽投、国有企业精准补位、政府投资兜底保障”的原则。旗帜鲜明地将引入社会资本置于首位,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合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激活民间投资。国有资本则聚焦关系全县发展战略、社会资本进入意愿不强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挥补位和引导作用。财政性资金则主要用于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二是确立地方政府的融资职能定位。在融资体制改革中,政府的角色不是直接下场“找钱”,而是搭建平台、营造生态。确立了“股权投资做引导、债权融资做增信、资本市场公开募募资做培育”三大职能定位。通过设立和重构政府引导基金,吸引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通过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微企业和重点项目提供信用支持,降低融资门槛;通过培育和辅导,支持有条件的优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三是树立“大财政、大资管”的统筹理念。打破部门壁垒和资金藩篱,将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国有“三资”管理改革与投融资体制改革一体推进。在财政端,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改革,硬化预算约束,将有限的财政资金从事无巨细的分配中解放出来,集中财力办大事。在国资端,将分散在各部门、各单位的国有资源、资产、资金进行系统性清查、整合与盘活,变“沉睡”的资产为“活用”的资本,为县域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此处隐藏2325字,下载后查看---

第一,在投资体制改革上,着力在扩大社会投资上求突破。将尽快制定并发布面向民间资本的投资项目清单,清晰展示市场机会。同时,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进一步优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操作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真正让社会资本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第二,在融资体制改革上,着力在构建多元金融服务体系上求突破。加快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由“撒胡椒面”转向聚焦主导产业,实施精准滴灌。重塑债权融资政府增信模式,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聚焦主营业务、降低担保费率。重点围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加快推出一批改革试点,特别是积极探索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和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

第三,在国有“三资”管理改革上,着力在价值最大化上求突破。在全面清查的基础上,未来三年,计划完成全县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集中统一监管,建立动态管理台账。目标是到2028年,通过盘活处置,实现存量资产价值提升15%以上;推动至少1-2个成熟项目实现资产证券化融资,探索出一条适合县域经济的资产证券化路径。

第四,在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上,着力在提升资金效能上求突破。全面落实零基预算管理,将预算编制与绩效管理深度融合,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加大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创新支出方式,以有限的财政“药引子”,撬动数倍的金融“活水”和社会“资本”,为XX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支撑。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