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纪委监委年度工作部署及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聚焦解决影响市场公平竞争和企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派驻纪检监察组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25年第二、三季度共同组建产业涉企执法监督专班,对上述两个职能部门在涉企行政执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执法不规范、趋利性执法、多头重复检查、吃拿卡要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五类问题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监督。
本次专项监督旨在通过“嵌入式”监督、“体验式”调研,精准发现问题、推动整改、完善制度,以强有力的监督护航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监督过程中,专班未发现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存在上述五类突出问题。两个部门整体展现出较高的政治站位、强烈的服务意识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在优化政务服务、激发市场活力、助企纾困解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监督工作开展情况与总体评价
专项监督期间,监督专班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确保监督工作的全面性、深入性和精准性。一是开展“沉浸式”走访调研。专班人员深入我市装备制造、新材料、大数据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领域的30余家代表性企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与企业负责人、一线管理人员、技术骨干进行面对面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企业对工信、发改部门在政策落实、项目审批、日常监管、执法检查等方面的真实感受和评价。二是组织“靶向式”问卷调查。设计并发放《XX市涉企行政执法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围绕执法公正性、程序规范性、服务主动性、问题解决效率等维度进行量化评估。三是进行“穿透式”数据比对。对接“XX市政务服务平台”“智慧XX”等数字化系统,调阅近两年来市工信局、市发改委涉企行政审批、投诉处理、执法检查等相关数据,通过模型分析排查异常情况。
专班总体评价认为,市工信局、市发改委能够严格遵守行政执法相关法律法规,执法行为整体规范,权力运行较为透明。两个部门已将工作重心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服务”转变,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为企业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出商环境,受到了受访企业的普遍认可。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两个部门的服务总体满意度达到96.8%。
二、主动靠前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成效
---此处隐藏3608字,下载后查看---
2.数据融合分析的前瞻性有待提升。目前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主要停留在信息查询和避免重复检查层面,对于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产业链协同、区域经济运行、企业潜在风险等进行深度挖掘和前瞻性分析,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具预见性的决策支持服务,探索尚显不足。
(二)改进建议
1.实施“滴灌式”精准宣讲与辅导。建议两个部门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组建“政策宣讲服务队”,变“线上推送”为“线下辅导”。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量身定制“政策服务包”,定期深入产业园区、孵化器、小微企业聚集区,开展巡回宣讲和现场辅导,手把手帮助企业解决政策申报中的实际困难。
2.构建产业经济“数字驾驶舱”。建议由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牵头,依托“智慧XX”平台,深化数据治理能力。不仅要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更要致力于数据融合应用,构建能动态反映我市重点产业链运行状态的“数字驾驶舱”。通过对各项经济指标的关联分析和趋势预测,提前预判产业链的堵点和企业的困难,实现从“有求必应”到“无事不扰、有需先知”的更高层次服务跃升。
综上所述,本次专项监督既是对市工信局、市发改委涉企执法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也是一次深入挖掘先进经验、推动服务效能提升的契机。派驻纪检监察组将继续履行好监督职责,督促两个部门巩固已有成效,采纳改进建议,不断探索服务企业的新路径、新模式,以更高水平的履职担当,为我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