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2025年全市领导干部纪律作风建设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领导干部纪律作风建设警示教育大会,既是深入贯彻D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D战略部署的重要行动,也是以案为鉴、以案促改,推动全市D员干部队伍纪律作风实现根本性好转的关键举措。D的纪律是D的生命线,作风建设的成效关乎D心民心,关乎事业发展全局。在全市上下奋力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节点,我们更需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刮骨疗毒”的决心,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一、认清形势、直面问题,增强纪律作风建设的自觉

近年来,市委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生态持续净化,干部作风明显好转。但也要清醒看到,对照新时代D的建设总要求,对照人民群众对D员干部的期待,我们的纪律作风建设仍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一是思想根子扎得不深。有的干部对D的创新理论“学用脱节”,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却轻飘飘;有的对纪律规矩缺乏敬畏,把“小节”不当回事,认为“吃点喝点是人之常情”“收点土特产不算违纪”;有的政绩观扭曲,重显绩轻潜绩,搞“材料出政绩”“数字出政绩”。二是作风顽疾树倒根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会议文件层层套转,检查考核名目繁多,基层疲于应付;有的调研走马观花,搞“盆景式调研”“打卡式调研”;有的服务群众推诿扯皮,对群众诉求“打太极”“踢皮球”。三是廉政风险不容忽视。少数干部利用职务便利搞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工程招标、土地出让等领域腐败问题仍有发生;有的“亲”“清”不分,与商人老板勾肩搭背;有的顶风违纪,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等问题禁而不绝。
这些问题,虽发生在个别干部身上,但侵蚀的是D的执政根基,损害的是群众利益,破坏的是发展环境,必须下大力气整治。

二、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今天会上通报的X起典型案例,是我们身边的“活教材”。从市发改委原副主任李某利用项目审批权收受贿赂,到某县住建局局长张某“靠工程吃工程”;从某街道办“虚假整改环保督察问题”的形式主义闹剧,到某窗口单位“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这些案例暴露出少数干部理想信念“总开关”失灵、纪律规矩意识淡薄、权力观扭曲错位。

---此处隐藏2800字,下载后查看---

要做干事创业的“实干家”,恪尽兴国之责。聚焦“产业强市”“乡村振兴”“民生改善”三大主攻方向,实施“项目攻坚挂图作战”,将126个重点项目纳入“红黄蓝”三色管理,蓝牌项目每周调度、黄牌项目提级包保、红牌项目专班攻坚。建立“骏马奖”“蜗牛奖”双评机制,对连续两季度滞后的3个项目责任单位颁发“蜗牛奖”黄牌,倒逼进度提速。在“民生实事”清单管理中,实行“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四单闭环,今年已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等民生实事42件。

要做清正廉洁的“示范者”,永葆赤子之心。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领导干部家属廉洁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廉洁家访”136人次,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800余份。打造“清风长廊”“廉洁文化示范点”等阵地,开展“青年干部廉洁微课堂”线上展播,累计点击量超10万次。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近期查处某局长违规接受宴请、某科长“吃拿卡要”等典型案件,不仅严肃处理当事人,还对分管领导进行“连带责任”约谈,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

要做团结共事的“贴心人”,凝聚奋进之力。落实民主集中制“三步决策法”:重大事项决策前必须开展专题调研、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决策中充分听取班子成员意见,实行“末位表态制”;决策后建立“回头看”机制,对执行效果开展“蓝黄红”评价。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创新“三辣”机制(问题点得“辛辣”、原因剖得“麻辣”、整改措施“火辣”),近期民主生活会共查摆问题67条,制定整改措施92项。建立“干部生态档案”,对搞“小圈子”“小团伙”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已调整“重关系轻能力”干部4名,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

同志们,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让我们以“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的刚强意志,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毅担当,把纪律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以“硬核”作风护航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向D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