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管理体系与明确的责任划分是消防安全工作的基石.2025年,我中心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为方针,着力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一)健全组织架构,压实管理责任
为确保消防安全工作得到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中心严格遵循“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原则。年初,我们优化并确立了以中心总经理为组长,各部门总监为副组长,维修、钣喷、配件、客服、行政等各部门经理为成员的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专职的消防安全管理办公室,配备了3名持有国家认证资质的专职消防管理员,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网格化管理架构。
为将责任真正落到实处,中心在年初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及各班组长签订了《2025年度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共计126份。该责任书将消防安全指标全面纳入各部门及关键岗位的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其权重占比不低于15%。同时,我们创新性地推行了“消防安全积分制”管理办法,对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消防安全行为进行量化考核,积分结果直接与年度评优评先、薪酬激励及职务晋升挂钩。中心坚持每季度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例会,通报责任书落实情况与隐患排查结果。本年度,已对2个在消防责任落实方面存在疏漏的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严肃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有效推动了安全责任自上而下、层层传导至每一个“神经末梢”。
---此处隐藏4332字,下载后查看---
(二)实战化应急演练,提升处置能力
为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我中心严格按照每季度一次的频率,共组织了4次消防应急演练。演练方案力求贴近实战,场景设置均源于我们识别出的主要火灾风险。
1.五月份演练:模拟场景为维修车间一辆汽车因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情。演练中,发现“火情”的员工在10秒内按下手动报警按钮,消防控制室立即确认火警并启动应急广播。微型消防站队员在接到指令后2分30秒内携带推车式灭火器赶到现场,成功对初期“火灾”进行控制。同时,各区域疏散引导员迅速组织客户和员工沿预定路线撤离至安全地带。
2.七月份演练:我们联合了属地XX消防救援大队,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联合演练。模拟场景为喷漆烤漆房因操作不当引发立体燃烧,火势迅速蔓延。此次演练全面检验了我中心的报警联动、自动灭火系统启动、微型消防站初期处置,以及与专业消防队协同作战的能力。消防救援队到场后,双方指挥员高效对接,成功完成了人员搜救、火场排烟、强攻近战等科目。
演练后的评估显示,我中心员工的平均疏散时间缩短至4分30秒,较上年度提升了15%。微型消防站的快速响应和初期火灾处置能力得到了消防部门的“优秀”评价,同时也暴露出内部通讯与对外报警衔接流程上的一些细节问题,为我们下一步优化预案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