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结报告(精品)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自2023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系统性、战略性、前瞻性地推进全县精神文明建设迈向更高水平。通过持续深化思想引领、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全面优化文化供给、大力破除陈规陋习,文明之风已吹遍古称“XX”的城乡大地,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提供了丰润道德滋养。现将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坚持思想引领,筑牢乡村振兴之“魂”

我县始终将思想政治引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定盘星”与“压舱石”,通过构建多维度、广覆盖、深层次的理论传播体系,确保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构建立体化理论传播矩阵,让党的声音“声”入人心。

我们成功打造了覆盖全县的“云广播”智慧传播平台。该平台网络遍及全县21个乡镇(街道)的296个村(社区),共部署1500个广播终端,实现了行政村覆盖率100%。通过设定每日12时和18时两个黄金时段进行定时播报,内容涵盖党的最新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倡议、金融防诈骗知识、农业科技信息等,将理论宣讲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无论是公园广场的休憩人群,还是田间地头的劳动者,都能即时接收到权威、准确、鲜活的资讯,使“云广播”成为基层思想文化宣传的主阵地,真正打通了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二)创新大众化理论宣讲模式,让理论武装“活”起来。

---此处隐藏4371字,下载后查看---

为防止不良风气反弹,我们建立了“村级自律、乡镇监督、县级指导”的三级监督网络。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对红白理事会的工作进行常态化监督,确保其章程和村规民约得到严格执行。乡镇(街道)定期对辖区内移风易俗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村(社区)干部的年度绩效考核。县级层面设立了监督举报热线,鼓励群众对大操大办、索要高价彩礼等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同时,我们持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举办集体婚礼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近三年来,全县各级各单位累计开展各类移风易俗主题宣传引导活动80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推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尚在XX大地落地生根。

五、总结与展望

回顾过去两年多的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思想根基更加牢固,社会风尚持续向好,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水准得到新的提升,为我县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推进力度和深度尚有不均,长效机制的巩固和深化仍需持续发力,部分陈规陋习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需要久久为功。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引,正视问题,补齐短板,乘势而上。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工作:一是持续深化理论武装,不断创新宣讲方式和载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二是持续深化文明实践,进一步做优做强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提升服务群众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三是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健全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回潮反弹。四是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推动文明创建工作从“要我创”向“我要创”转变,形成全域创建、全民参与的生动局面。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开创我县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