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市接诉即办工作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一是“一个入口”汇民意。整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街乡吹哨、信访、高效办、网格重要事件、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市长信箱、融媒体中心(帮帮团)、网信办(网络舆情)、国务院客户端AAA小程序十大诉求渠道,广泛征集人民意见建议,打造覆盖全面、服务高效的接诉即办入口,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全领域接收群众诉求。

二是“三级响应”强协同。建立市乡村三级指挥平台,市直职能部门建立工作专班,横向联动全市所有职能部门和承担公共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纵向指挥乡镇(街道)二级平台和村(社区)三级指挥平台,形成左右联通、上下贯通的一体化联动指挥体系,做到三级联动、三级响应。

三是“六步闭环”提质效。建立诉求受理、派单、处置、反馈、评价、归档的“六步闭环”。按照有诉必接、马上就办的原则,接收群众诉求后,根据《派单目录》派发至相关部门,部门在限定时限内办理,事情解决后,市乡两级对群众满意度逐案回访,由接诉即办平台定期对各承办部门诉求办理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对每件诉求建立全流程卷宗,统一进行归档。

---此处隐藏1426字,下载后查看---

(三)基层治理力量不足,区域自治程度不够。一方面2024年12月《X市实施社区治理合伙人计划工作方案》出台后,“十支队伍下沉网格”机制由组织部、政法委、社会工作部等多部门参与,但牵头主体不明、职责边界交叉,导致该项工作推进缓慢。另一方面,村(社区)过度依赖行政指令,未能有效链接居民自治组织,在培育内生力量、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方面作用微弱。

三、深化“接诉即办”工作的对策建议

重点推进三方面融合:一是机制融合,以“基层治理合伙人”为枢纽,健全从平台派单、队伍响应、群众评价、主动治理的全流程运行机制,破解下沉队伍管理散、协同弱的问题;二是数据融合,开发诉求预警、智能分析模型,实现诉求解析从人工统计向AI辅助决策升级;三是治理融合,加快推进乡镇(街道)二级平台、村(社区)三级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地区治理特色的平台样本,讲好接诉即办故事,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构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结语

接诉即办工作是连接党心民心的桥梁,是检验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试金石。X市的实践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赢得了群众认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改革创新,在深化协同联动中破解梗阻,在夯实基层基础中提升能力,在强化数字赋能中激发效能,不断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