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市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全面总结前期工作的经验与不足,并对下一阶段的关键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本次会议的召开,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及XX省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回应人民群众对安宁生活热切期盼的责任担当。做好这项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局,事关“健康XX”建设的扎实推进。希望各位同志能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深刻认识本次会议的重要性,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共同推动我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深刻把握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相关部门、特别是奋战在一线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围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救助、康复管理、风险防范等方面,付出了艰辛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的服务网络日益健全,管理机制逐步完善,社会关爱氛围日渐浓厚,为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生活节奏的持续加快以及各种社会压力因素的叠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凸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服务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第一,这是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底线要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因病情影响,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出现肇事肇祸行为,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每一次相关事件的发生,都可能给无辜的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给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严重冲击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因此,将这部分患者管住、管好、服务好,有效预防和减少极端案事件的发生,是我们必须坚决守住的安全底线。这不仅仅是一项公共卫生任务,更是一项极其严肃的政治任务和社会治理任务。我们必须站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此处隐藏3305字,下载后查看---
第二,必须在深化信息融合上实现新突破,打造精准预警的“智慧大脑”。要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管理平台,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这个平台不仅要整合卫健部门的电子病历、随访记录,还要接入公安的人口信息、活动轨迹,民政的救助信息,残联的康复信息等,形成“一人一档”的全景式数据视图。要在此基础上,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建立一套科学、动态、多维度的风险评估预警模型。模型不仅要分析患者的病情、服药、复诊等医疗数据,更要综合分析其家庭监护状态、社区支持情况、网络言论、异常行为等社会性因素,实现对患者风险等级的自动评估和动态调整。一旦评估为高风险,系统应能立即向社区网格员、片区民警、家庭医生和监护人等多方主体同步发出预警信息,为提前干预、化解风险争取宝贵时间。
第三,必须在深化流程再造上实现新突破,筑牢规范服务的“专业防线”。管理服务的质量,直接决定工作的成效。必须下大力气推进管理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建设。一要严格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管理与指导》等技术规范,对随访的频次、内容、方法作出刚性要求,杜绝形式主义。随访不仅要问病情,更要看生活、看监护、看环境。二要全面加强基层队伍能力建设。要制定一个为期三年的全员轮训计划,分期分批对所有从事患者管理的基层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片区民警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内容要实战化,不仅包括疾病知识、沟通技巧,还要包括应急处置流程和法律法规。要坚持“以考促学、以练为战”,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晋升挂钩,倒逼专业能力的提升。三要建立分级分类的精准干预模式。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实施差异化的管理策略。对低风险患者,以社区康复和定期随访为主;对中风险患者,要加密随访频次,动员家庭和社区力量加强监护;对高风险患者,必须由专业团队立即介入,依法依规采取保护性医疗、强制医疗等必要措施,坚决防止风险失控。
第四,必须在深化社会协同上实现新突破,营造包容支持的“康复生态”。要大力推动精神卫生科普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精神健康知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精神疾病,消除歧视和偏见,营造一个理解、接纳、关爱患者的良好社会氛围。要积极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队伍参与到患者管理服务中来,鼓励他们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技能培训、就业支持、社交融入等多元化服务,弥补政府服务的不足。要大力推广“家庭—社区—医院”一体化的康复模式,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阳光驿站”等社区康复机构,为患者提供日间照料和康复训练。同时,要格外关注患者家属,为他们开设“喘息服务”和心理支持小组,培训他们的照护技能,缓解他们的身心压力,从而提升家庭监护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同志们,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任务艰巨繁重。这既是一场需要攻坚克难的硬仗,也是一场需要久久为功的持久战。希望大家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勇于担当,主动作为,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力构筑起一道守护人民安康、维护社会安定的坚固防线,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XX”“健康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