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实践的关键时期,我们举办这次全市志愿者队伍集中培训班,既是一次凝聚共识、提振精神的思想动员会,更是一次提升能力、夯实基础的专业培训会。志愿者是文明城市的“形象大使”,是社会治理的“流动细胞”,是民生服务的“温暖力量”。近年来,全市120万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扎根于基层一线,在疫情防控中逆行而上,在文明创建中担当作为,在扶贫帮困中传递温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城市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与文明底色。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今天,我们围绕“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这一主题开展培训,就是要让大家在思想上充“电”、精神上补“钙”、能力上赋“能”。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深化思想认识,把握志愿者工作的时代内涵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志愿者工作的时代价值,切实增强做好志愿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志愿服务是精神传承的“接力棒”,彰显时代价值
---此处隐藏3301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围绕中心大局创品牌。紧扣市委“X”发展战略,在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领域策划实施一批示范性项目。比如,在乡村振兴中开展“科技特派员进农村”志愿服务,组织农业专家帮助农民解决种植养殖技术难题;在生态环保中推进“守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引导志愿者参与河道巡查、水质监测等工作。二是聚焦民生需求创品牌。针对老年人“一键呼叫”、残疾人“居家托养”、青少年“课后托管”等民生痛点,设计推出一批“小而美”“精而准”的服务项目。比如,X街道试点的“银龄互助”项目,组织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既解决了养老难题,又弘扬了互助精神,值得全市推广。三是挖掘文化内涵创品牌。依托我市丰富的红色文化、非遗文化资源,打造“红色讲解员”“非遗传承人”等特色志愿服务队伍,让文化传承与志愿服务同频共振。
(三)营造“三种氛围”,让志愿服务更有活力
一是宣传引导浓氛围。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平台,开设“志愿X”专栏,讲述志愿者感人故事,宣传优秀项目成果,让志愿服务成为社会新风尚。特别是要发挥“X好人”“道德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吸引更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二是多元参与聚合力。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高校院所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建立“政府+企业+社区+志愿者”四方联动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志愿”格局。三是交流合作拓视野。加强与周边城市、先进地区的志愿服务交流,学习借鉴上海“时间银行”、深圳“志愿者之城”等先进经验,不断提升我市志愿服务工作水平。同志们,时代呼唤担当,志愿彰显风采。希望大家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锤炼过硬本领、书写精彩人生。市委、市政府将始终做大家的坚强后盾,全力支持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让我们携手并肩、砥砺前行,共同谱写X志愿服务事业的新篇章,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X贡献更多志愿力量!
最后,预祝本次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学员学习进步、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