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7月份业务经营分析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2025年年中工作的会议精神,全面复盘我行7月份的各项业务经营情况,本着“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的原则,正视当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深刻剖析问题背后的根源,并以此为基础,对8月份的重点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
刚才,相关部门通报了7月份的业务竞赛、存量风险贷款攻坚、中间业务、风险资产清收以及不良贷款清收专项行动的完成情况。几家在工作中暂时落后的分支机构负责人也作了深刻的剖析发言,态度是诚恳的,认识是到位的。经营层的其他同志也结合分管领域,安排了具体工作。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正视现实、刀刃向内,深刻反思当前业务经营中的突出矛盾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同业竞争态势,全行上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保持基本盘稳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判断。7月份的经营数据就是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我们的短板和弱项。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从刚才通报的情况和日常掌握的信息来看,当前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规模增长的“引擎”动力不足,市场拓展的“打法”陈旧僵化。从数据上看,截至7月末,我行各项存款余额为X亿元,较上月仅增长0.3%,增幅远低于序时进度和同业平均水平。尤其是核心存款的增长乏力,活期存款占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客户基础的脆弱性和市场拓展能力的不足。一些支行和客户经理,依然习惯于“坐门等客”的传统模式,缺乏“沉下去拓客、钻进去服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我们对线上渠道的利用、对增量市场的开拓,还停留在口号上,没有形成体系化的策略和有效的行动。存量客户的深度挖掘不够,新增客户的有效获取困难,导致我们的资金规模扩张持续面临压力。
---此处隐藏3517字,下载后查看---
第一,要下沉服务重心,在深耕存量中挖掘潜力。存量客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要彻底改变过去“重拉新、轻维护”的倾向,把功夫下在存量客户的深度经营上。要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名单式认领”和网格化管理,对辖区内的每一户企业、每一个社区、每一个村组,都要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客户经理要真正“沉下去”,定期走访客户,了解他们的金融需求,为他们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解决方案。要通过提升服务温度和专业深度,增强客户黏性,防止客户流失,并从存量客户中挖掘出更多的存款、理财和中间业务机会。
第二,要拓宽业务边界,在抢占增量中开辟新局。要积极顺应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主动对接我市XX区、XX县的重点项目和产业链条。特别是要围绕我地的特色农业产业、文旅康养产业、新型工业化等领域,设计专属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积极培育和扩大优势产业行业的高端客户群。要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的迭代升级和推广应用,优化线上信贷产品的申请流程和审批效率,吸引更多年轻客群。要敢于“走出去”,探索跨区域经营的可能性,在合规前提下,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第三,要强化协同联动,在全员营销中汇聚合力。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是体系的竞争,而不是单兵作战。必须打破部门壁垒和支行间的藩篱,树立“全行一盘棋”的思想。要建立高效的内部协同机制,前台的业务部门要加强信息共享,中后台的管理部门要为一线提供有力支撑。一个信贷客户,可能同时也是存款大户和潜在的理财客户。客户经理在营销贷款时,要主动推介我行的存款、电子银行、代理保险等产品,实现“一次营销、全面开花”。要将全员营销任务纳入绩效考核,营造“人人关心市场、个个参与营销”的浓厚氛围,把全行300多名员工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同志们,八月份的战鼓已经擂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硬仗,也是对我们每一位干部员工党性、能力和作风的严峻考验。希望大家能够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本次会议的部署上来,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拿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智慧,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夺取八月份各项工作的全面胜利,为实现我行全年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