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黄龙县“站所合一”改革运行效果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站所合一”改革的背景

2020年、2021年,省公安厅分别下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公安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分别要求在警力较少的派出所推行“三警合一”或者“两警合一”,将交警或巡警交由派出所统一调度;在农村地区,提倡将派出所、巡警、交警等力量统一融合到派出所,并将警力、装备、经费等保障统一融入到派出所,由派出所所长统一调配。市公安局积极落实省厅要求,聚焦破解警力分散、保障不力等突出问题,2020年在宝塔、子长、志丹、延川、黄龙选取管辖面积大、人口密度小、社会治安好的5个基层队所先行先试,2021年改革试点增加到26个,涵盖13个县区,在“交所合一”警务机制改革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黄龙县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将司法所和森林警察中队一并纳入,在瓦子街镇开展了“站所合一”改革试点。

瓦子街镇面积465平方公里,有3个行政村和14个村民小组,562户、2288人,其中常住人口约1100人、流动人口500余人。设有副科级建制的派出所(4人)、交警中队(4人)、森林警察中队(3人)、司法所(1人)。其中瓦子街交警中队管辖道路总里程189.84公里(国道36.1公里、县道68.78公里、乡村道路84.96公里),瓦子街森林警察中队管辖瓦子街、小寺庄、蔡家川三个林场,管辖森林总面积56232公顷。今年以来,截至6月15日瓦子街镇范围共接处警21起,办理治安案件4起、刑事案件2起,矛盾纠纷调解10起,查处公路违法处罚23起。

改革之前,四家单位各自有办公场所,财务单列、办有职工灶,除司法所外,其余单位均配备1辆公务用车,单位之间相对独立,偶有协作。过去,面对的困难主要是行政成本高,各自办灶、各办取暖,“仅厨师工资和取暖就是很大一笔硬支出”;生活保障难,“民警出警回来往往没有饭吃,取暖靠柴火炉,导致宿办卫生条件较差”;工作人员少,“几个人占着一个大院子”;党建开展难,“每个单位各有1-2名党员,党组织生活开展较少。”加之办公设施、设备老旧,办公用房均未达到相关使用标准,曾多次被上级机关通报整改。为解决这些问题,黄龙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创新开展“站所合一”改革试点,在瓦子街镇设立统一的综治中心,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通过“合场所、合支部、合警力、合工作、合管理、合保障”,有效破解了突出的问题,取得明显改革成效。

“站所合一”改革的主要成效

---此处隐藏1923字,下载后查看---

“站所合一”虽破解了不少难点堵点,但合并单位均属上级下派机构,“多头管理”的实际在工作管理和工作配合上仍存在着掣肘点。“站所合一”的4家单位均有上级主管部门,派出所、交警中队的上级单位是县公安局,司法所的上级单位是县司法局,森林警察中队的上级单位是市森林公安局,目前由派出所统筹瓦子街综治中心的日常工作。一方面,工作人员表示“从工作角度来说,我们必须优先服从上级部门的工作指示,可综治中心负责人分配的工作我们也要完成,如果两边同时安排任务,我们就很为难。”另一方面,各单位的工作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治安案件以派出所为主,交通案件以交警中队为主,森林案件以森林警察中队为主,矛盾纠纷和社区矫正等工作以司法所为主,工作区域和工作内容存在较大差异,业务的侧重点不同,抽调不同警力相互配合工作存在着业务吃不准、政策不熟悉的问题。

“站所合一”改革可推广可复制

总的看,“站所合一”改革落实了省公安厅的工作要求,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期望,符合我市大多数乡镇基层治理的现实需要。该项改革可在除13个县(市区)主城区,店头镇、永坪镇、交口镇等重点镇之外的其余乡镇分批试点推进。

建议一:由市公安局牵头,全面总结“交所合一”“站所合一”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和做法,组织开展一次“交所合一”“站所合一”改革工作现场观摩会,并会同财政、司法等部门出台全市《“站所合一”改革试点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试点改革目标、改革路径和相关责任,切实增强工作的指导性。对符合条件的基层派出所、交警中队、司法所等单位,全部纳入“站所合一”改革范围,迅速启动改革工作;对相距较远但具备整合办公条件的,加快工作进度;对目前办公场所不具备整合条件的,可采取先合支部和警力、后合办公的办法,逐步予以解决。

建议二:由市公安局、司法局抽调治安、交警、法治、普法、社区矫正等业务人员,成立“站所合一”改革工作专班,进一步加强指导督导,统筹协调解决跨部门整合、管辖范围不一致、执法办案权限不同等问题,确保改革工作扎实推进、见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