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岗位意味着新起点,新征程更需新作为。当前,我市正处于“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谋划开篇的关键期,也是推进“制造强市”“数字赋能”“共同富裕”三大战略的攻坚期。作为“关键少数”中的“新生力量”,你们的政治素养、履职能力、作风形象,直接关系市委决策部署的落地成效,关系群众对干部队伍的信任期待。今天的谈话,既是一次“政治体检”前的提醒,也是一场“履职赶考”前的动员,核心就一句话:始终把清廉作为最亮底色、把担当作为最硬本领,以“走在前、作表率”的姿态,在新征程上交出无愧于组织、无愧于群众、无愧于时代的合格答卷。
下面,结合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形势和干部队伍实际,我提四点要求,与大家共勉。
一、铸牢“政治忠诚”之魂,做立场坚定的“明白人”总书记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对新提拔干部而言,政治忠诚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体的、实践的,必须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
---此处隐藏2890字,下载后查看---
二要学精业务提能力。岗位变了,“能力清单”也要升级。比如,从乡镇副职提拔为区县部门“一把手”,不仅要会“抓落实”,更要会“谋全局”;从专业技术岗转任综合管理岗,必须提升统筹协调、沟通动员能力。要主动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群众学,尽快成为“行家里手”。去年,市发改委一名新任职副主任,通过“蹲点调研”一个月,摸清了全市产业链短板,提出的“链主企业培育计划”被市委采纳,这就是“善学善思”的典范。
三要学活方法促创新。面对新问题,老办法可能“不管用”,硬办法可能“伤和气”,必须创新思路。比如,在基层治理中,有的街道推行“社区议事厅+数字平台”,让群众“线上提需求、线下共协商”,矛盾化解效率提升60%;在招商引资中,有的部门用“产业链图谱+大数据分析”精准对接企业,签约率提高30%。大家要敢于突破“路径依赖”,用创新思维打开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组织把重担交给你们,是信任更是考验;群众把期待寄托于你们,是支持更是监督。希望大家始终保持“归零心态”“赶考状态”“奋斗姿态”,以清廉守底线、以担当显本色,在新的岗位上干出一番新业绩、闯出新天地!
最后,送大家三句话共勉: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肩有所担,方能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业有所成,方能不负组织、不负人民。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