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聚焦问题真抓实干 攻坚突破务求实效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利用晚间时间召开全县党员干部大会,既是一次半年工作的“复盘会”,也是一场攻坚突破的“动员会”。刚才,县统计局通报了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县发改委、农业农村局、住建局分别汇报了重点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问题,几位乡镇党委书记也作了表态发言。从数据看,全县GDP同比增长5.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但从问题看,32个省重点项目仍有7个未达时序进度,12个乡镇的农村污水管网覆盖率不足60%,群众通过“12345”热线反映的“停车难”“入学难”问题办结率刚过80%——这些数字背后,是发展中的“硬骨头”,是群众心中的“急难愁盼”。

总书记总书记常说:“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对我们基层干部而言,问题更是打开工作局面的“钥匙”。今天,我想围绕“聚焦问题真抓实干,攻坚突破务求实效”这个主题,结合近期调研和思考,和大家聊三个方面的体会。

一、为什么必须“聚焦问题”?——从“回避问题”到“正视问题”,是检验担当的“试金石”我在基层调研时发现一个现象:有些干部汇报工作,习惯讲“完成了多少”,却不愿提“没完成什么”;总结成绩时滔滔不绝,说到问题就“绕道走”。比如,前阵子去XX镇调研特色农业,镇干部重点介绍“猕猴桃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亩”,但对“因冷链设施滞后导致30%果实滞销”的问题轻描淡写;去园区走访企业,负责人反映“招工难”,而就业局提供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却同比增长15%——这种“数据好看、问题难看”的反差,暴露出的是部分干部“报喜不报忧”的心态。

为什么要聚焦问题?第一,问题是发展的“晴雨表”。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我们面临的挑战只会更复杂:传统产业面临“腾笼换鸟”的压力,新兴产业还在“育苗扎根”的阶段;城市更新中,既有老旧小区改造的资金缺口,又有新市民融入的服务短板;乡村振兴里,不仅要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还要破解“种什么赚钱”的困惑。这些问题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发展的“信号灯”——哪里问题多,哪里就是主攻方向;哪个环节薄弱,哪里就是发力重点。

---此处隐藏3358字,下载后查看---

关键变量二:创新的“方法论”。现在的发展环境变了,过去“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必须用“新思路”应对“新问题”。比如,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我们创新推出“免申即享”政策兑现模式——企业不用申请,政府部门主动匹配政策、发放补贴,上半年累计兑现各类奖补资金1.8亿元,惠及企业230家;在基层治理中,我们探索“数字乡村”平台,将党建、社保、应急等功能整合到一个APP,群众办事“掌上办”“零跑腿”,目前已覆盖12个乡镇,注册用户达5.6万人。这些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问题倒逼”——因为群众有需求,所以我们必须改;因为发展有需要,所以我们必须闯。

关键变量三:团队的“协同力”。攻坚突破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系统作战”。比如,今年的“城市更新”工程,涉及住建、城管、自然资源、街道办等多个部门,如果各自为政,就会“卡壳”。为此,我们成立“城市更新指挥部”,由我牵头抓总,每周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现场解决管线迁移、土地征用等问题,原本预计10个月完成的XX片区改造,现在有望提前2个月竣工。这说明:团结出战斗力,协作出执行力。各部门要打破“条块分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形成“全县一盘棋”的攻坚合力。

同志们!总书记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今天的XX县,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期,既面临“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压力,也有“政策叠加、机遇凸显”的优势。能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关键看我们有没有“聚焦问题”的敏锐,有没有“真抓实干”的担当,有没有“攻坚突破”的勇气。

希望全县党员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发展,在攻坚突破中创造业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