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生动记录了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一、学习《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要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

《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全面系统反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记录了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谋划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的生动实践,集中展现了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贡献。

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总书记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作为开篇、总领,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并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GCD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全面推进,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总书记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既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明;既吸收借鉴了一切优秀人类文明成果,又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把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些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党中央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的集中体现。“两个结合”是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一方面,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第一个结合”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不断走在时代前列,永葆先进性;“第二个结合”注重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气韵、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从而牢牢扎根中国。百余年来,中国GCD人正是因为坚持“两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并指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展示了强大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典范,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至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至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上达至新高度。“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体现了新时代中国GCD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重新定位,实现了魂脉和根脉的贯通、融通,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并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明重焕荣光。《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收录了总书记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是总书记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总书记总书记明确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要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要顺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三是要强化新质生产力的科技根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是要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支点,积极培育未来产业;五是要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此外,总书记总书记还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此处隐藏5673字,下载后查看---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学习《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中国GCD的百余年奋斗经验表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一思想的创立、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性的最有力体现,也是我们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正是在“两个结合”的指引下,我们成功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正是在“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指引下,形成了总书记文化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境界。正是在推进“两个结合”的伟大实践中,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持“立根铸魂、守正创新”的真精神,彰显了“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途径。“立根铸魂”强调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坚持守正创新既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又要有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对思想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立根铸魂、守正创新”彰显出“两个结合”作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根本要求的重要意义。

“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我们党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然而,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在中国大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导中国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