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2日,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那一刻,中国以3500万军民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的代价,换来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首次完全胜利。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第一声枪响,到1945年胜利的欢呼声,14年浴血奋战,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70%以上的兵力,粉碎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北京密云古北口长城上“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刻痕,云南腾冲国殇墓园9168块墓碑上斑驳的姓名,都是这段历史最沉重的注脚。那些在战火中捐躯的先烈,用生命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民族的记忆深处。
北方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军品科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10周年阅兵式
二、胜利时刻:铭记历史的庄严阅兵
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这是继2015年后,我国再次以阅兵的形式向历史致敬。此次阅兵由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参阅部队大多抽自有抗战血脉的单位,涵盖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等抗战主力,还将展示无人智能、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彰显我国国防现代化的最新成就。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不再组织抗战老兵方队参阅,但会邀请健在的老战士、老同志及国民党抗日老兵到现场观礼,让历史的亲历者见证今日的强盛。当熟悉的《保卫黄河》旋律在天安门广场响起,那是跨越80年的时空对话,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三、精神永垂:抗战胜利的永恒价值
---此处隐藏1032字,下载后查看---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时间最早、持续最长的东方主战场。当欧洲战场硝烟弥漫,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正面战场浴血奋战,以血肉之躯阻挡日军铁蹄;在敌后,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使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据统计,中国战场歼灭日军150余万人,有力支援了美苏英等盟国的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重新确立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
(三)精神传承:永不熄灭的信念之火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让杨靖宇、赵一曼等先烈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硝烟中得以彰显;“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支撑着中国人民在艰苦岁月中坚持抗争。如今,这种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戍边战士在风雪中坚守国土,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攻克难关,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默默付出,他们都是抗战精神的当代传承者,用行动诠释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四、以史为鉴:开创和平发展的未来
80年前的胜利,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曙光;80年后的今天,我们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日本国内仍有右翼势力妄图否认侵略历史,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平与发展的主题面临挑战。但正如历史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始终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纪念抗战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以史为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团结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更要铭记先烈遗志,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信念,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中华大地。山河已无恙,英烈请安息。今日之中国,正如你们所愿:国力强盛,人民幸福。我们将永远铭记你们的付出,带着你们的理想继续前行,在新的时代续写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这,就是对先烈最好的缅怀,对历史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