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城市内涝防控暨防溺水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区面临的严峻形势,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查找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精准的部署。刚才,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同志通报了有关情况,并进行了专题培训,内容详实,针对性强,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现实,清醒认识工作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同心协力、积极作为,防汛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在灾害应对方面,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回顾去年,我们成功应对了4轮强降雨、3次台风和辖区海域的4.2级地震,实现了无人员因灾伤亡的良好局面,这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应急预案是有效的,我们的干部队伍是能打硬仗的。
在城市内涝治理这一“老大难”问题上,我们下定了决心,也见到了实效。备受关注的XX区城市内涝综合整治工程(一期)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该工程自启动以来,就以解决XX镇、XX镇及XX镇等片区的内涝问题为核心目标。截至2024年底,工程已基本完成建设,目前正处于收尾阶段,总长达56.76公里的排水管网铺设已完成95%以上,这不仅是一组冰冷的数字,更是我们为城区“强筋健骨”、提升防洪排涝能力的坚实一步。同时,我们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启动了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计划在易涝区域部署24套监测设备和22个电子水尺,为实现精准预警、科学调度打下了基础。
在防溺水工作方面,我们同样没有丝毫松懈。去年,我们通过聘请53名水域巡查员,在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开展不间断巡查,成功劝返了意图下水游泳的群众超过1.8万人次。这一数字背后,是53位巡查员辛勤的汗水,更是我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
---此处隐藏2602字,下载后查看---
二要进一步加快工程进度,补齐“欠账多、标准低”的基础设施短板。硬件不强,安全难保。对于XX区城市内涝综合整治工程(一期),相关部门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冲刺,确保项目尽快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让群众早日受益。同时,要立即着手谋划二期工程,对尚未覆盖的区域、新出现的风险点进行全面摸排,科学规划,争取项目早日立项、早日开工。在防溺水设施方面,要对全区海岸线、重点河湖、水库、池塘等水域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确保警示标志、安全隔离设施、救生圈、救生绳等“救命”设备配齐、配足、管好、用好。发现缺失或损坏的,要立即补充和更换,绝不能让安全设施形同虚设。
三要进一步深化科技赋能,打造“全域覆盖、智能感知”的智慧安防体系。向科技要战斗力,是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要全力推进我区海岸线AI防溺水监控系统的建设应用。这98个监控点位,特别是50个海域警戒球,要尽快完成部署和调试。要建立起一套从AI自动识别、自动预警,到指挥中心远程喊话、信息推送,再到一线巡查人员快速处置的闭环管理系统。要借鉴先进经验,力争实现对危险行为的“分钟级”响应处置。此外,城市内涝监测系统也要与这个大平台深度融合,将水位、雨量、视频监控等数据整合起来,利用大数据分析,对内涝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和预测,真正实现“耳聪目明”,为科学决策提供强大支撑。可以探索引进无人机巡查、水下声呐探测、遥控智能救生圈等前沿技术装备,不断提升我们的应急救援能力。
四要进一步发动社会共治,营造“人人有责、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安全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要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宣传部门、文旅部门要牵头,制作一批形式新颖、通俗易懂的防溺水、防内涝安全知识宣传品,通过短视频平台、AAA公众号、旅游APP等新媒体渠道进行精准推送。要压实旅游行业的主体责任,督促沿海的景区、酒店、民宿等经营单位,将安全提示作为游客入住、游玩前的“必修课”,通过前台告知、房间提示、广播提醒等多种方式,反复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教育部门要持续深化“家校社”协同机制,不仅要教育好学生,更要通过“小手拉大手”,提升广大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监护责任。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到安全巡查和宣传劝导工作中来,让“安全”二字,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同志们,人民的安危系于我们一身,城市的安宁托付于我们一肩。防汛减灾和防溺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决战决胜的坚定决心,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