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市基层人大规范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一、我市取得成绩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X市委高度重视基层人大工作,专门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市镇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对加强组织领导、支持人大依法履职、做好代表工作、强化自身建设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为镇(街道)人大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镇(街道)党(工)委始终以总书记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保障有力,将经济建设、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与人大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为人大工作指明方向。每年年初,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3个街道人大工作情况汇报,年末召开镇(街道)人大工作思路研讨会总结和部署人大工作。各镇街人大主动将人大工作置于党委中心工作去思考、谋划和推进,对于年度工作要点计划、召开重要会议、开展重要活动、作出重要决定和监督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便于党委了解人大工作情况和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确保人大工作始终与党委工作同心同向、合力合拍。

  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新时代镇、街道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四规范、四提升”要求(规范职权职责,着力提升履职能力;规范大会召开,着力提升会议质量;规范代表工作,着力提升主体活力;规范运行机制,着力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水平)。出台“人大代表履职积分办法”“代表建议预提预审制度”“镇(街道)人大规范化建设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利用省“两个条例”执法检查的契机,梳理制定《X市人大常委会“两个条例”执法检查问题整改方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作规范、创新实践的制度体系。

  上下联动有序有度。建立常委会领导联系镇(街道)人大工作制度,定期听情况、抓督查,加强工作指导。常态化组织培训,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组织代表赴高校进行专题学习,邀请有关专家来溧作代表履职专题讲座,常委会领导和相关工委也主动到镇、街道为基层代表作辅导报告,帮助代表掌握履职方法、提升履职能力。坚持“线上学”与“线下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家站点”“一码通”“代表大讲堂”、X人大网站等线上线下平台,实现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全覆盖,有效提高代表的政治素养和履职水平。开展“两进两促”和“扬代表风采,做时代先锋,助力品质城市突破”等主题活动,收集代表关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物业管理、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意见建议60余件,充分发挥代表在品质城市建设中的参谋助手、桥梁纽带、依法监督和模范带头作用。按照地域相近的原则,将12个镇、街道混合编组,以季度为周期积极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分片联组、对口交流视察活动,切实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溧城街道、天目湖镇、戴埠镇联合组织开展联组调研社会治理活动,为基层社会治理建言献策,提出建议8条。别桥镇、埭头镇、上黄镇联合组织开展联组调研企业经营发展活动,为企业发展积极出谋划策,解决企业困难5个。

---此处隐藏2449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镇街人大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时坚决贯彻党委的决策部署,在行使监督权时紧贴党委的中心工作,找准人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党委排忧解难,不断提高人大地位、彰显人大作为,赢得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二是聚焦主责主业。明确镇、街道人大负责同志的人大工作职责,人大主席(主任)要牢记自身职责定位,在做好人大本职工作的同时,善于借人大优势推动好分管工作。人大秘书要真正的专职,以人大工作和人大主席(主任)分管工作为主,做好活动组织、代表服务保障等工作。完善人员配备,配备专职副主席或副主任,强化人大班子力量。

  三是规范日常工作。规范会议召开,严格做到会议次数、会期、会议议程、审议时间“四个不能少”,进一步完善会议记录制度和审议意见处理机制。规范人大主席团(工委)工作,明确工作职责,规范人大主席团(工委)会议召开,合理调整主席团(工委)成员。完善镇人民代表大会、街道议政代表会议事规则和镇人大主席团、人大街道工委议事规则。完善代表联系群众机制。利用代表视察调研、选民接待日、两进两促、日常走访、云上接待等方式,收集和反映民情民意,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加强议案建议的方向指导和质量预审工作,提升议案、建议质量。

  四是提升履职能力。常态化开展代表和人大干部履职能力培训,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代表履职培训,开展代表专业小组和相关行业代表专业性培训,确保五级代表参加培训全覆盖;举办人大代表讲堂,组织代表交流履职经验,及时培训新任人大代表和专职干部。选树优秀代表进行示范引领,根据专业特长,进行专业培训,培养审议发言、监督问政等能力,形成主动联系群众、提出建议意见的习惯。深入开展主题活动,创新代表跨区域联动机制,促进代表之间的相互交流,丰富代表活动形式。

  五是优化阵地建设。优化代表“家站点”建设,高质量推进人大代表“家站点”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常态化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并适当扩能,与市人大代表履职中心联网,实现约见、问政、学习等活动市镇街互动,让“家站点”真正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持续完善“一码通”平台建设,继续完善数字化履职平台功能,做好省“数字人大”基础工作,推进“一码通”接入“数字人大”后的使用,完善“一码通”线下反馈机制,在全市范围推行“有事码上说、代表马上办”的“云接待”模式,全天候接待群众,为代表履职提供便捷保障。

  六是深化创新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和工作体系”,要紧紧围绕“人民民主、协商民主、选举民主、基层民主和监督民主”,以一镇一品、一街一品为目标,在巩固好“三制”基础上,依据镇街人大的法定职责和各自区域的特色,围绕提高代表建议审议质量、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主席团跨区议政、主席团监督实效等方面打造更多地方特色品牌,为我市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样板贡献更大力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