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院党委决定召开这次全院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的专题会议,主题非常明确,就是聚焦医疗质量安全和医德医风建设这两大核心议题,进行一次思想上的再统一、认识上的再深化、行动上的再部署。这次会议既是一次严肃的培训会,更是一场动真碰硬的工作推进会。其目的,就是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务实的举措,直面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确保医院的发展始终运行在健康、安全、廉洁的正确轨道上。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益,是我们所有医疗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医德医风,则是医疗行业的灵魂,是构筑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石,更是对每一位医务工作者职业良知和人格操守的根本要求。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在这两个根本性问题上有丝毫的松懈与含糊。
下面,结合本次会议的主题和医院的实际情况,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深刻把握医疗质量与医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当前,我国的卫生健康事业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对就医的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对医疗行业的关注度、监督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任何一个微小的质量瑕疵、一次不愉快的服务体验、一例不良的医德事件,都可能通过网络被无限放大,对医院的声誉造成难以挽回的冲击。
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看,管理的标准和要求也愈发严格。今天会议上重点解读的《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就是国家主管部门释放出的一个强烈信号,表明了从严治院、从严监管的坚定决心。这项行动方案覆盖面广、标准要求高、问责力度大,绝不是一阵风、走过场,而是对全国所有医疗机构的一次全面“体检”和“大考”。同样,新近颁布的《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也对新时期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提出了更为具体、更为严格的界定,为我们的职业行为划定了清晰的红线和底线。
---此处隐藏3662字,下载后查看---
第一,要层层压实领导责任。院党委对全院的医疗质量安全和医德医风建设负总责。我作为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院长是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要按照分工,对自己分管领域的工作负起领导责任。而今天在座的各位科室主任、护士长,则是本部门、本科室的第一责任人。你们的位置特殊,作用关键,既是管理者,也是执行者。必须切实担负起“一岗双责”,既要抓业务,也要抓队伍;既要管事,也要管人。科室的医疗质量好不好、医德医风正不正,首先要问责科主任。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对各位的年度考核和干部任用评价之中,对于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得力、所辖范围内问题频发的,要严肃追究其领导责任。
第二,要全面深入开展自查自纠。会后,各科室、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对照《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和《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结合今天通报的案例和指出的问题,组织一次全面、彻底、无死角的自查自纠。查什么?就是要查思想认识是否到位,查制度流程是否存在漏洞,查日常管理是否严格规范,查重点环节是否存在风险隐患,查队伍中是否存在违规违纪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自查自纠不能蜻蜓点水、浮于表面,要敢于揭短亮丑,主动把问题找出来、摆上台。对于自查发现的问题,要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第三,要构建常态化的长效机制。专项整治行动是集中发力,但要保持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和医德医风的持久清朗,关键在于构建长效机制。要以此次行动为契机,对医院现行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和完善,将专项整治中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要将质量安全与医德医风教育培训纳入新员工入职培训和全员年度继续教育的必修内容,实现教育常态化。要坚持和完善院、科两级质控网络,定期召开质控会议和医德医风评议会议,实现监控常态化。要把患者满意度调查和第三方评价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将外部监督与内部管理有机结合,实现改进常态化。通过建立完善这一系列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真正推动医院管理水平的整体跃升。
同志们,医疗质量安全重于泰山,医德医风建设永无止境。我们肩负着守护XX地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崇高使命,责任重大,不容有失。希望全院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位中层干部,能够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钉钉子”的精神真抓实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安全和谐的医疗环境,奋力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我们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