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责、担责、履责,绘就“两山”实践新图景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作为浙江的基层干部,要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更大力度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以绿色发展方式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接续绘就“两山”实践新图景。

  知责于心,厚植绿色发展理念根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知责于心是践行“两山”理念的首要前提。基层干部应深刻领悟“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它绝非简单的口号,而是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绿水青山不仅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更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其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金山银山则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而应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绿色发展方式所创造的经济成果。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两山”理念的学习与宣传。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学习研讨等活动,提升自身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知深度,将其融入脑海深处,成为指导工作的自觉遵循。同时,要运用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如社区宣传栏、乡村广播、新媒体平台等,将“两山”理念传递给每一位群众,在全社会厚植绿色发展理念根基,让绿色发展成为浙江大地的普遍共识与价值追求,营造出人人关心生态、人人参与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

  担责于身,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底线。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担责于身要求基层干部将生态保护责任扛在肩头,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底线,为“两山”实践筑牢坚实的生态屏障。浙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从浙西的绿水青山到浙东的蓝色海湾,每一寸山水都承载着生态与发展的希望。基层干部要强化生态保护意识,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大对各类生态破坏行为的监管与惩处力度。在项目引进与建设过程中,要严把生态关,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落地,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保护好浙江的山水林田湖草海资源。此外,要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工程,针对部分地区因过度开发而受损的生态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例如,对矿山废弃地进行植被恢复,对退化的湿地进行生态修复,让浙江的生态底色更加亮丽,为绿色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履责于行,推动绿色发展实践创新。知责担责最终要落脚到履责于行。基层干部身处发展一线,要积极探索创新,推动“两山”理念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方面,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浙江产业基础雄厚,传统制造业发达。基层干部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采用绿色生产工艺与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与污染排放,实现传统产业的绿色升级。同时,要大力培育发展绿色新兴产业,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让绿色产业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通过创新生态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发展生态金融等手段,打通生态产品与市场的连接通道,让良好的生态环境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探索开展森林碳汇交易,让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得以量化并转化为经济收益;推动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收获金山银山。

  二十载砥砺前行,“两山”理念历久弥新。浙江的基层干部当以知责之心、担责之身、履责之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持续探索、积极作为,为绘就更加绚丽多彩的“两山”实践新图景贡献力量,让浙江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