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2025年上半年,我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文化思想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核心使命任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系统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与文明创建三大工程,全州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与社会文明程度获得显著提升,为奋力谱写现代化新x建设x篇章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聚焦固本培元,筑牢文明培育的思想根基

我们始终将文明培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铸魂工程,坚持从思想源头抓起,通过多元化载体与系统性教育,不断夯实全社会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深化核心价值观引领,铸牢理想信念之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充分依托遍布城乡的各类基层文化阵地,精心组织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教育活动。上半年,我们结合州情实际,策划开展了生态地质研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将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实践体验,在全社会营造了学习、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我们持续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以春节、清明、端午等重要传统节日为契机,成功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超过40场次,涵盖了年俗节庆、文化展演、铸魂清明祭英烈等多种形式,有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亲身参与中感悟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二)推动全民阅读与家风建设,涵养社会文明之风。为提升全民文化素养,我们成功举办了书香x全民阅读系列宣传推广活动,通过组织家风家教专题讲座、好书分享会、主题演讲比赛等20余场次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墨香中涵养德性,以书香润泽文明,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邀请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代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分享家风故事,以家庭的小气候温润社会的大气候,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此处隐藏6250字,下载后查看---

(一)健全组织领导与考核机制。州委、州政府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我们建立健全了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同时,我们制定并完善了《x州精神文明建设年度奖发放管理办法》,将专项奖励经费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与年终考核结果紧密挂钩。通过实施平时督查与年底考评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采取奖项扣减、停发乃至一票否决等措施,有力地传导了压力、激发了动力,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完善资金投入与管理机制。我们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了稳步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对于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我们严格遵循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行项目化管理和绩效化考评。资金分配综合采用因素法和项目法,确保精准投向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重大主题活动、先进典型表彰等关键领域。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强化全过程监督,自觉接受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高效,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等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创新精神文明+融合推进机制。我们积极探索实施精神文明+行动,打破部门壁垒,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基层社会治理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一体推进。通过将文明创建的指标要求融入各项业务工作的考核标准中,实现了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有效避免了两张皮现象。这一机制的建立,使得精神文明建设不再是软任务,而是成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硬支撑,形成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总结上半年的工作,我州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之处,如创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文明实践活动的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等。

展望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总书记文化思想为指导,围绕既定目标,正视问题、补齐短板,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三大行动。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加大创新力度,着力打造更多具有x地域特色的工作品牌,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为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