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树牢正确政绩观”这一主题,结合自身在生态环保战线的工作经历,从个人角度谈三点粗浅的认识、体会与打算,希望能与各位同志交流共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正确政绩观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
政绩观是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决定了我们“为何而干、干什么、怎么干”的根本方向。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今天,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树牢正确政绩观,不仅是个人党性修养的核心课题,更是推动*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
首先,正确政绩观的核心是“为民造福”,其根本立场在于“人民至上”。总书记总书记反复强调,“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过去,一些地方曾片面追求经济指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增长,看似“政绩”斐然,实则背离了发展的初衷,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长远的伤害。作为环保人,我们的“政绩”不在于审批了多少项目,而在于是否守护好了*的蓝天、碧水、净土;不在于报告上的数字有多亮眼,而在于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得到真实提升。当清晨的空气更加清新,当门前的小河重回清澈,当孩子们能在安全的土壤上嬉戏,这才是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在政绩,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此处隐藏2882字,下载后查看---
展望未来,作为生态环保战线的一名副处长,我将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为终身课题,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持续用力,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一,坚持理论武装,在“内化于心”上持续下功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将坚持把学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总书记关于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跟进学习,做到常学常新、真学真信。通过理论学习,不断校正思想航标,拧紧政绩观的“总开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自己的所有工作都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
第二,聚焦中心大局,在“外化于行”上展现新作为。我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聚焦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难点,真抓实干。一是坚决扛起污染防治的政治责任。持续深化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特别是紧盯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发现的突出问题,发扬斗争精神,推动整改落实到位,绝不搞虚假整改、敷衍了事。二是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加深入地研究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推动我省在数据中心能耗指标单列等绿色发展新赛道上取得突破,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环保工作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而非“绊脚石”。三是着力提升现代环境治理能力。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推动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决策的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用“绣花”功夫做好环境治理这篇大文章。
第三,严守纪律规矩,在“身体力行”上作出好表率。打铁还须自身硬。我将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在工作中,坚决抵制任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华而不实的“花架子”,不做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要像质检战线的同志那样,甘当粮食安全的“隐形卫士”,我也愿做生态安全的忠诚卫士,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敬畏自然,确保手中的权力和负责的工作,真正用于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同志们,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一位环保人都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守护好*的绿水青山,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