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以作风建设凝聚干事创业精气神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更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制胜法宝。总书记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起点,我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生态屏障,肩负着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重大使命。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必须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作风建设,以过硬作风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一、筑牢思想根基,以科学理论淬炼行动自觉,把握作风建设的总开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风是思想的外化。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解决作风问题必须从思想根源入手,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自觉引领行动上的自觉。我市深化作风建设,首要任务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传承红色基因血脉,树立正确政绩导向,为作风建设注入强大思想动力。(一)强化理论武装,以真理力量筑牢信仰之基。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思想上的统一是行动上一致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创立了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市始终把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总书记视察我市重要讲话精神,将其作为推动全市各项工作的。在理论学习中,我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构建起多层次、全覆盖的学习体系,市委常委会带头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开展专题研讨不少于6次,通过中心组领学+专题研讨深学+干部轮训系统学+线上平台随时学的模式,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例如,依托学习强国我市平台、我市党建云等载体,打造指尖上的课堂,让党员干部随时随地接受理论熏陶;结合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先进模范开展巡回宣讲,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让科学理论真正走进党员干部心里。通过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引导全市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对党忠诚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二)传承红色基因,以精神血脉砥砺初心使命。红色是我市最鲜明的底色,红色基因是我市干部群众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到四渡赤水的军事奇迹,从娄山关的雄关漫道到强渡乌江的英雄壮举,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红色精神谱系,承载着中国GCD人的初心使命,是砥砺作风的精神钙片。我市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将红色教育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让党员干部在红色熏陶中淬炼党性、锤炼作风。一方面,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编制《我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对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等重点红色遗址进行保护性修缮,打造遵义会议精神”“四渡赤水精神等党性教育品牌。另一方面,创新红色教育形式。开展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沿着红军长征在我市的路线开展沉浸式学习,在娄山关重温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壮志,在苟坝会议会址感悟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决策智慧,在湘江战役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的牺牲奉献。通过情景式”“体验式教育,让党员干部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感悟初心使命,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转化为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近年来,我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大战大考中展现出的背水一战”“攻坚克难精神,正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生动体现。(三)树立正确政绩观,以人民立场校准行动方向。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直接决定着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总书记总书记指出,树立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我市始终把树立正确政绩观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回答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根本问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在实践中,我市重点抓好三个层面,一是强化宗旨意识教育。通过专题党课、主题党日、案例教学等形式,引导干部深刻认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工作的风向标,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政绩的度量衡。例如,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推动干部下沉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群众冷暖,找准群众需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聚焦高质量发展导向。坚决摒弃唯GDP思维,将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保护等方面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如我市围绕四新”“四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2.81%,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推进。三是健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将民生改善、生态保护、风险防范等指标纳入政绩考核,增加群众评价权重,对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严肃追责问责。近年来,我市对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领域的虚假政绩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例,形成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干事创业氛围。

二、扎紧制度笼子,以刚性约束涵养行为习惯,构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解决作风问题,既要靠思想教育软引导,更要靠制度约束硬保障。我市坚持当下改长久立相结合,聚焦作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执行力度,优化考核机制,推动作风建设从集中整治常态长效转变。

---此处隐藏14031字,下载后查看---

四、聚焦基层减负,以松绑减负释放一线动能,夯实作风建设的群众基础

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作风问题的多发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给基层带来的负担,不仅消耗干部精力,更损害群众利益。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基层减负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通过精简文件会议、优化督查考核、推动资源下沉,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

(一)源头管控斩断形式主义滋生链条。形式主义的泛滥,往往源于上级加码、基层承压的传导机制失灵,以及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惯性思维。精简文件会议需从源头抓起,通过量化硬指标+定性严标准压缩形式主义生存空间。一是建立三不发文件审核机制。明确没有实质内容的不发、能合并的不单独发、可通过非正式渠道(如工作群、政务平台)部署的不发正式文件,严格控制文件篇幅(如一般性文件不超过3000字,专项方案不超过5000字),杜绝穿靴戴帽”“照搬照抄。同时,推行文件生命周期管理,对历年文件进行回头看,清理重复、过时、低效的政策性文件,建立动态废止机制,避免基层被旧文件绑架。二是推行四不开会议熔断机制。规定没有明确议题的不开、参会范围可精简的不开、能通过视频或线上解决的不集中开、能现场调研解决的不坐而论道开,压缩会议时长(如一般性部署会不超过1.5小时,专题研讨会不超过2小时),推广会前酝酿会中决策会后督办闭环流程,避免议而不决。对必须召开的会议,实行套开”“并开制度,减少基层干部跨部门赶会的时间成本。三是强化上下联动的总量管控。严格执行文件会议年度计划,严禁临时加码”“层层开会发文,对基层反映的文件会议过多问题建立反向测评机制,将基层反馈结果纳入上级部门绩效考核,从制度上遏制只甩锅不赋能的官僚主义倾向。

(二)数字赋能提升基层工作实效。形式主义的另一诱因是信息不对称流程低效化,导致基层不得不通过留痕证明工作落实。需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通治理堵点,让数据跑路替代干部跑腿,减少非必要的形式性负担。一是推动多表合一、一表多用。针对基层报表泛滥问题,整合各部门数据需求,建立基层数据共享池,统一数据采集标准和频次(如月报、季报、年报分类明确,避免日报+周报+月报重复填报),推行一次采集、多方复用。例如,将党建、综治、民生等领域的报表整合为基层治理一张表,通过政务APP自动抓取基础数据,减少人工填报量。二是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工作平台。开发集任务部署、进度跟踪、问题反馈、结果评价于一体的基层工作平台,替代传统纸质台账,实现工作留痕数字化、轻量化。同时,规范工作群管理,严禁群消息轰炸”“过度留痕打卡,明确工作群只发任务、不晒成绩,只报问题、不搞形式,让线上沟通回归高效协同本质。三是推广现场办公精准指导替代远程指挥。减少电话督查”“报表检查,更多通过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调研,将听汇报、看材料转变为查实效、问群众,避免基层为迎检而造台账、编数据。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化交办、限时办结、销号管理,确保指导精准到痛点而非表面

(三)激励约束重塑基层工作价值坐标。形式主义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是考核指挥棒错位——痕迹留痕权重高于实绩实效,基层自然会选择做虚功。需重构考核评价体系,让群众满意、实绩突出成为核心标准,倒逼形式主义失去市场。一是建立三维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内容从重过程转向重结果,设置群众评价(占比40%)、实绩数据(占比40%)、过程合规(占比20%)三维指标。其中,群众评价通过第三方调查、随机访谈等方式获取,实绩数据聚焦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安全稳定等硬核指标,过程合规仅考核必要的程序正义(如重大决策民主程序),不将台账厚度”“会议次数作为加分项。二是推行容错纠错正向激励结合。明确为担当者担当,对因改革创新出现失误但符合容错情形的干部予以免责,避免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消极心态。同时,将减负成效纳入干部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主动精简流程、解决基层负担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形成实干者得实惠的鲜明导向。三是强化基层话语权的反向监督。建立基层评议上级机制,每年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对上级部门文件会议精简度”“工作指导有效性”“考核方式合理性进行匿名测评,测评结果与上级部门绩效等次、主要负责人考核直接挂钩,让基层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监督参与者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