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县社区矫正工作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非常及时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县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针对省司法厅案件评查和县检察院巡回检察反馈的问题,进行全面部署和总动员,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坚决打好问题整改和工作质量提升的攻坚战。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相关典型案例剖析材料,会上也通报了省厅和县检察院的反馈意见,这些问题触目惊心,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下面,结合这些情况和我的一些思考,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严峻现实,以高度的政治清醒认识社区矫正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社区矫正工作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举措,一头连着眼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百姓安宁。做好这项工作,是我们司法行政机关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社区矫正工作者恪尽职守、默默奉献,推动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总体平稳的态势。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近200名,依法解除了70余名对象的矫正,现有在册社区矫正对象约110名。我们通过规范日常监管、开展教育帮扶、组织社会活动等方式,为绝大多数社区矫E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提供了帮助,全县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期间再犯罪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为维护我县社会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在座各位以及全县所有社矫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值得充分肯定。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的背后,是暗流涌动、不容忽视的风险和隐患。省司法厅2025年度全省社区矫正案件评查反馈的问题清单,以及县检察院巡回检察反馈意见书,像两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我们工作中的短板和漏洞;刚才通报的典型案例,更是以血的教训警示我们,社区矫正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这些问题,集中暴露了我们在思想认识、制度执行、监督管理、责任落实等多个层面存在着严重不足。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存在“温差”。部分同志,包括一些单位的负责同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高风险性认识不足,未能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审视这项工作,存在“重接收、轻监管、弱教育”的倾向,麻痹思想、松懈情绪时有滋生。二是在执法规范上存在“偏差”。案件评查和巡回检察反馈的问题,很多都出在程序上。比如,调查评估报告要素不全、流于形式;接收宣告程序不严肃、不规范;日常监管记录不及时、不完整;审批权限不清、越权审批等问题屡有发生。这些看似是“小节”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我们法治意识不强、规矩意识淡薄,是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直接体现。三是在监督管理上存在“落差”。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措施未能完全落地落实,有的定位核查不及时,有的请销假制度执行不严,对一些有脱管、漏管风险的重点人员,未能做到精准管控、有效预警。智慧矫正平台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技术手段与传统方法结合不够紧密,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存在明显短板。四是在教育帮扶上存在“温差”。教育帮扶工作满足于“大水漫灌”,搞“一刀切”,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个别化矫正方案制定不科学,心理疏导、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措施跟不上,没有真正触及矫正对象的思想灵魂深处,导致教育矫正效果大打折扣。
---此处隐藏3265字,下载后查看---
问题整改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但我们的目标绝不止于此。我们必须以此为新的起点,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全县社区矫正工作迈上新台阶。2025年是省司法厅提出的“规范化社区矫正中心创建工作三年行动方案”的收官之年,我们必须抓住今年剩下的几个月时间,全力冲刺,确保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一要坚决筑牢安全稳定的“底线”。安全是社区矫正工作的基石,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我们必须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监管措施。要严格落实分级分类管理,对重点人员、重点时段、重点环节进行重点布控,做到“一人一策”、精准监管。要充分运用电子定位、大数据分析等“智慧矫正”手段,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动态管控和风险研判,确保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核实、第一时间处置。要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对排查出的脱管、漏管风险,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坚决防止小风险演变为大事件。同时,要强化保密意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禁泄露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信息和工作秘密,这既是对矫正对象的负责,也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二要着力提升教育矫正的“质量”。社区矫正的根本目的在于“矫正”,在于帮助犯罪分子顺利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我们必须在提升教育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要彻底改变过去“一张方子医百病”的粗放模式,为每一名社区矫正对象量身定制个别化矫正方案,真正做到因人施教。要加强与心理咨询机构的合作,定期为矫正对象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帮助他们重塑健康人格。要积极拓展社会资源,加强与人社、民政、教育、企业等单位的联动,为有需求的矫正对象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社会救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消除后顾之忧,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三要大力夯实基层基础的“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区矫正工作的主阵地在基层,主力军在司法所。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要按照省厅要求,高标准推进规范化司法所和社区矫正中心建设,完善功能设置,配齐硬件设施,为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纳更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来,构建专群结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弥补我们自身力量的不足。
四要全力锻造素质过硬的“铁军”。做好新时代的社区矫正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有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工作队伍。要把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要建立常态化的学习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相关司法解释以及各类业务知识的学习和轮训,通过案例教学、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形式,不断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履职能力。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社区矫正工作的关键岗位上来。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既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对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又要关心关爱我们的社矫工作者,努力为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他们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同志们,社区矫正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次会议既是一次问题剖析会,也是一次工作加压会、任务部署会。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的同志们要以此次会议为转折点,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以最快的行动、最硬的措施投入到整改工作中去。我相信,只要我们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够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推动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开创新篇章,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