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暨“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5953字)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以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形式,专题研讨“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既是深入学习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立足xx区发展实际、破解民生关切、凝聚奋进力量的现实需要。党风是党的形象“晴雨表”,社风民风是社会文明“风向标”,二者如同大树的根与叶——党风正则根基稳,社风民风淳则枝叶茂。

近年来,xx区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城乡面貌、增进民生福祉的同时,始终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深化基层治理、选树先进典型等举措,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不断增强,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整治。但我们也清醒看到,当前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存在作风漂浮、担当不足的问题,个别领域还存在人情干扰、陈规陋习的现象,这些不仅影响党的形象,更制约社风民风的向上向好。

此次专题研讨,就是要进一步厘清党风与社风民风的内在联系,找准xx区作风建设的发力点,让党员干部以“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以信仰之基立党风,让“领头雁”飞得正党风的核心是党性,党性的根本是信仰。只有党员干部把信仰的“压舱石”筑牢,才能在作风上不偏航、在行动上不缺位,成为引领社风民风的“领头雁”。

---此处隐藏4846字,下载后查看---

(一)以“刚性制度”划红线。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要把作风建设的成功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建立健全覆盖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制度体系,为优良党风提供制度保障。比如在干部管理方面,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把作风建设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作风监督方面,要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机制,通过明察暗访、群众举报、媒体监督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在责任落实方面,要建立作风建设责任制,明确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责”,对作风建设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刚性运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二)以“常态监督”管日常。监督是保障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要把监督融入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让监督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比如在工作中,要加强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监督,确保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廉洁奉公;在生活中,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了解他们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防止“小节失守”酿成“大错”。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畅通群众举报渠道,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网络举报平台,让群众有地方说话、有渠道监督。同时,要发挥媒体监督的作用,鼓励媒体对党员干部的不良作风进行曝光,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通过常态监督,让党员干部时刻感受到监督的压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让优良党风成为日常习惯。

(三)以“持续深化”求长效。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要避免“一阵风”“运动式”的整治,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定期分析xx区作风建设的形势,及时发现新问题、新动向,调整工作思路和举措,确保作风建设始终跟上时代发展和群众需求。比如随着xx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治理中的新问题不断出现,我们要及时调整作风建设的重点,引导党员干部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随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我们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服务。要把作风建设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作风建设推动中心工作,以中心工作的成效检验作风建设的成果,形成“作风促工作、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通过持续深化作风建设,让优良党风成为xx区的“金字招牌”,让社风民风在优良党风的引领下持续改善,为xx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作风保障。

同志们,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要以此次专题研讨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优良的作风,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要让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成为优良党风的践行者、传播者,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良好社风民风的培育者、守护者,共同谱写xx区高质量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