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委统一部署,*办机关党支部集中开展了为期数月的学习教育。本次学习教育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支部全体党员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紧扣“学、查、改、治”四个关键环节,扎实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高位统筹,精心组织部署,确保学习教育“深”入人心
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必须常抓不懈。支部始终将此次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置于支部建设的突出位置,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确保学习教育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学习教育启动伊始,支部委员会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及省、市、县委相关会议精神与工作要求,深刻认识开展此次学习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支部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审定实施方案、亲自部署重点任务、亲自协调关键环节,形成了“书记带头抓、支委合力抓、党员全员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支委成员分工协作,分别联系指导各党小组,构建了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确保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人。
(二)制定周密方案,明确任务路径。对标上级要求,结合*办“三服务”工作实际,支部研究制定了《*县委办机关党支部2025年学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不仅明确了学习教育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更将学习内容、查摆重点、整改措施、制度建设等四大方面细化为20项具体任务,并逐一明确责任人与完成时限,形成“任务书”和“路线图”。方案特别强调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要求将作风建设成效体现在提升君质量、优化会务服务、提高督查实效等日常工作中,力避“两张皮”现象。
---此处隐藏3011字,下载后查看---
支部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必须在建章立制、常态长效上下功夫,努力将学习教育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为制度成果,推动作风建设由集中整治向长效治理转变。
(一)完善制度体系,扎紧制度“笼子”。结合学习教育中发现的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支部对现有的20余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修订。重点完善了公务接待、公车使用、会议活动、差旅报销等方面的管理规定,使制度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探索建立作风建设成效评估机制。虽然目前党支部层面的学习教育成效量化评估尚无统一标准,存在指标设定难题但支部正积极尝试构建包含“理论知识掌握度、制度执行规范度、工作作风改进度、服务对象满意度”等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尝试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推动作风评估从“凭感觉”向“看数据”转变。
(二)培育廉洁文化,涵养清风正气。支部将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着力营造崇廉尚洁的浓厚氛围。通过在办公区域设置廉洁文化宣传栏、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家庭助廉活动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修身律己、廉洁齐家。这些举措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使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坚持久久为功,抓好成果转化。支部将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与服务全县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引导党员干部将焕发出的优良作风转化为推动*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党员干部在服务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一线工作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展现了*办干部的新形象、新风貌。例如,在推进某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中,相关负责同志发扬钉钉子精神,深入基层调研20余次,有效解决了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难点问题,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回顾本次学习教育,党支部在作风建设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对照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要求,仍需保持清醒认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贯彻执行纪律规定精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党支部将以此次总结会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坚决摒弃“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特别要严防在学习教育收官后可能出现的“报复性请吃”“报复性饮酒”等问题。支部将始终绷紧纪律这根弦,持续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推动纪律规定精神在支部落地生根、化风成俗,为奋力谱写*县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强的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