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篇)防汛抗灾文稿汇编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预警如“雷达”,织密全域覆盖的感知天网,抢占防御先机

防汛救灾,“防”是生命线。精准预警是赢得主动、防御灾害的关键。综合运用卫星、雷达、智能网格预报等手段,动态监测雨情、水情、汛情、工情。推动气象、水文、应急等部门数据融合共享,运用大数据、AI技术,精准研判洪水、山洪、地灾风险,实现精细化、智能化预报预警,打通“最后一公里”,直达村户人。预警发布即响应开始,必须建立分级分类、直达基层的响应机制。高级别预警发布后,各级防指要果断启动响应,迅速组织力量下沉一线,指导基层落实转移避险、巡查防守、抢险准备等措施,确保预警响应无缝衔接、指令畅通。预警目的是引导群众主动避险,要特别关注偏远山区、城乡接合部、低洼易涝区及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重点区域人群。除常规广播、短信、网络推送外,发挥基层网格员、信息员“敲锣打鼓”入户通知的兜底作用,确保预警无死角。

救援似“尖兵”,锻造专业高效的抢险铁拳,守护生命至上

灾害降临,科学高效的救援就是与死神赛跑的“生命通道”,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应急铁军,就是群众心中最坚实的依靠。要高效统筹消防、解放军、武警、专业工程抢险队、社会救援力量,建立统一指挥、协同联动机制,根据灾情需求精准投放精锐力量至最危险区域,形成“攥指成拳”的强大合力。要坚持科学、专业、安全救援,尊重规律,结合水情环境制定方案,善用冲锋舟、工程机械、无人机等现代化装备,高效开展人员搜救转移、溃口封堵、道路抢通等任务,避免蛮干,保障救援人员安全。救援还要体现人文关怀。对被围困受惊吓群众,特别是老弱病残孕幼,在保障安全同时,关注其身体、心理状态及生活需求,及时提供食物、饮水、御寒衣被、药品,进行心理安抚,传递温暖。

---此处隐藏18134字,下载后查看---

当前,全国多地正经历持续性强降雨过程。雨水丰沛滋养万物,却也潜藏着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巨大威胁。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汛形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靠前指挥、科学应对、压实责任,在风雨考验中筑起一道冲不垮的“红色堤坝”。

下好先手棋,构建精密智控的预警防御体系。防汛抗灾,贵在“预”,重在“防”,必须强化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将风险研判和隐患排查挺在最前沿。要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的应急指挥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充分运用气象卫星、水文监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设备等科技手段,对雨情、水情、险情进行精准研判、滚动预报。尤其要紧盯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沟口、陡坡崖下、河道两岸、低洼易涝区、危旧房屋、在建工程等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严格落实“一点一策”管控措施。通过村组广播、AAA群、短信、敲锣吹哨等多种方式,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直达基层、到户到人,打通预警响应“最后一公里”。唯有织密织牢全天候、立体化的风险监测预警网络,方能掌握防灾减灾救灾的主动权。

打好主动仗,锻造高效协同的应急处突能力。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突发险情,必须闻令而动、快速响应。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有效整合在村党员、村组干部、民兵、志愿者等力量,组建政治可靠、训练有素、装备齐全的应急抢险队伍。平时加强预案演练,明确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物资保障、人员分工等关键环节,确保预案实用管用。一旦监测到危险隐患点出现强降雨过程、发生异常险情征兆,或对隐患点风险状况难以做出准确判断时,都必须争分夺秒、坚决果断地组织受威胁群众紧急撤离避险,将保障生命安全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抢险救援中,要科学施救,统筹调度专业救援力量和社会救援力量,确保救援行动安全、高效、有序。每一次争分夺秒的转移疏散,每一次全力以赴的抢险救援,都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深刻的践行。

筑牢安全网,健全平急结合的支撑保障机制。防汛抗灾是一场综合战、持久战,必须强化系统观念,构建坚实的支撑保障体系。要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原则,加强防汛抢险救灾物资的储备、管理和更新,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运得快、用得上。交通、电力、通信、卫健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力保障抢险救援“生命线”畅通和灾区基本生活需求。险情灾情过后,要迅速组织力量开展灾情核查评估、环境消杀、卫生防疫、饮水安全监测等工作,严防次生灾害和疫情发生。同时,要科学谋划、及早启动受损房屋修缮加固、基础设施修复、生产秩序恢复等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生活。临时安置点不仅是避风港,更要成为传递党的关怀、安抚群众情绪、凝聚重建信心的“温暖驿站”。

压实责任链,凝聚众志成城的强大战斗合力。防汛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必须健全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防汛救灾责任体系,将责任层层传导、压实到最基层。各级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深入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加强现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广大党员要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把防汛救灾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做到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普及防灾避险知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构筑起群测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唯有上下同心、干群协力、部门联动,才能汇聚起战胜灾害、守护家园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