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这次“十五五”战略发展研讨会,时机关键,意义重大。这既是一次集思广益的“诸葛亮会”,也是一次擘画蓝图的“定向会”,更是一次凝聚共识的“动员会”。刚才,来自公司各个层级、各个岗位的同志们,围绕行业趋势、公司能力短板、未来发展重点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提出了许多富有洞见和建设性的意见。特别是我们结合“合理化建议”活动,面向全体员工征集到的43条规划思路和建议,充分展现了大家心系公司发展的主人翁精神和集体智慧。在此,我代表公司党委,向所有为公司“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结合大家的研讨成果和我的思考,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勉。
一、洞察时与势,精准把握“十五五”期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五年,也是我们集团公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攻坚阶段。对于我们*公司而言,这五年同样是决定未来市场地位和发展高度的战略窗口期。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站在集团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洞悉我们所处的时代坐标和行业环境。
从外部环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金融业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正从辅助工具转变为驱动业务模式变革的核心引擎。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正在发生深刻演变,传统的资金归集、结算支付等基础功能已不再是核心竞争力。市场要求我们必须从单一的“资金提供者”向“价值创造者”和“战略赋能者”转变。纵观行业内的标杆企业,无论是*集团构建的业财税一体化智能共享平台还是*财务公司推进的“智慧财务、数字财司”建设,都清晰地揭示了一个趋势:平台化、生态化、智能化是财务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内部需求看,集团公司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我们不仅要当好“钱袋子”“总账房”,更要当好集团金融资源的“调度中枢”、经营决策的“数据参谋”和金融风险的“防火墙”。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公司在流程效率、数据共享、系统贯通等方面还存在着短板和瓶颈。一线员工代表提到的流程优化、客户需求响应问题,中层干部聚焦的系统壁垒和资源配置效率问题,都是我们必须在“十五五”期间下大力气解决的痛点和难点。
---此处隐藏2556字,下载后查看---
第一场攻坚战:以流程再造与数据治理为核心,打赢数字化转型之战。数字化转型是“十五五”规划的重中之重,是牵动全局的“牛鼻子”。一要向流程要效率。我们要以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为契机,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一次彻底的梳理、优化和再造。要以“精简、标准、智能”为原则,大力推广应用RPA、OCR等智能技术,将财务人员从大量低附加值、高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从业务前端发起到凭证自动归档的“采集-解析-报账-结算-入账-归档”全电子化流程处理新模式实现业财深度融合,整体提升运营效率。二要向数据要动能。数据是未来的“石油”,数据治理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下定决心,打破部门墙和系统竖井,建设统一的、高质量的数据中台。要建立严格的数据治理体系,从源头抓起,明确数据标准、数据责任和数据质量,确保每一条进入数据湖的数据都是干净、准确、可信的。只有拥有了高质量的数据资产,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数据驱动业务、数据支撑决策。
第二场攻坚战:以数智化风控体系为核心,打赢风险防控之战。金融的本质是经营风险,行稳方能致远。我们必须把风险防控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筑牢安全发展的底线。一要构建全域穿透的风险“监测网”。我们要持续升级数智化司库体系,特别是要建好用好风险管理驾驶舱。通过集成工商、司法、税务等多方外部数据,结合内部业务数据,我们要建成涵盖合规、信用、市场、操作等在内的27个风险防控模型,实现对账户、资金、票据、客户信用的全链条、多维度穿透式管理。二要打造智能预警的风险“烽火台”。我们要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风险识别领域的应用,推动风险预警从事后被动响应,向事前、事中的前瞻性预判转变。要完善我们的客户、供应商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类似“红黄绿”灯的风险亮灯机制和关键环节的“九哨位”校验机制,对虚假贸易、异常交易等风险信号进行智能识别和自动拦截,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三要健全全面立体的风险“责任链”。我们要建立起从前台业务准入、中台风险评审到后台审计监督的“三道防线”。要深化“法律、合规、风险、内控”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确保风险管理的制度、流程、责任都能够清晰界定、层层压实。
第三场攻坚战:以能力建设与机制创新为核心,打赢组织保障之战。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团队和科学的机制来保障。一要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铁军”。新时期的财务工作,对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既需要精通金融业务的“专才”,也需要熟悉信息技术的“技术控”,更需要能够连接业务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我们要加大培训和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发展通道,锻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干部员工队伍,为战略落地提供最坚实的人才支撑。二要建立一套高效协同的“运行机制”。针对大家提出的43条宝贵建议,相关部门要逐条梳理、专题研究,建立工作台账。我们要明确哪些建议可以直接采纳,哪些需要进一步论证,并制定详细的落地时间表和责任分工图。这不仅是对员工智慧的尊重,更是我们优化管理、推动工作的重要契机。我们要借此建立一个长效的合理化建议采纳与落地机制,让“自下而上”的创新活力成为公司发展的常态。三要用好一个科学精准的“指挥棒”。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绩效考核来牵引。我们要将“十五五”规划的战略目标,通过平衡计分卡等工具,层层分解为公司、部门和个人的关键绩效指标(KPI)。这些KPI必须是可量化、可衡量的,例如财务数字化工具覆盖率、流程自动化率、数据预测准确率等。考核结果要与薪酬分配、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等刚性挂钩,真正做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在全公司树立起干事创业、实干兴业的鲜明导向。
同志们,“十五五”的航程已经开启,时代的考卷已经铺开。蓝图的实现,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必然会面临许多“娄山关”“腊子口”。我希望,也坚信,我们*公司的全体干部员工,能够将今天的研讨成果转化为思想上的共识和行动上的自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勠力同心,锐意进取,以实干笃行奋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共同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集团、无愧于我们自己的辉煌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