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紧扣年度党建工作要点,结合第三季度生产经营实际,对集团公司意识形态领域态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科学研判。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第三季度工作开展情况
2025年第三季度,集团公司党委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迎接新中国成立76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强基固本、守正创新”为工作主线,持续巩固上半年工作成果,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向纵深发展,为集团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坚持高位统筹,责任体系运行更加高效
集团公司党委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内容,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第三季度,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责”。一是深化专题研究部署。7月和9月,党委先后两次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最新精神,听取基层单位工作汇报,分析研判当前面临的风险挑战,并对第四季度工作进行前瞻性部署。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补充规定》,明确了对新媒体平台、内部工作群组的管理细则。二是强化督导检查落实。结合年中党建工作大检查,集团公司党委成立专项督导组,于8月份对下属15个基层党支部进行了一轮全覆盖的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督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个别谈话和现场问询等方式,共发现问题7项,提出整改建议11条,并下发督办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对账销号,形成了“发现问题—反馈整改—复查评估”的闭环管理机制。三是完善风险联防联控。针对第三季度安全生产、环保督察、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建立了跨部门的意识形态风险联判机制。由党群工作部牵头,联合安监、环保、企管等部门,每周召开一次风险信息通报会,累计排查梳理涉及职工薪酬预期、安全生产压力、环保政策调整等方面的潜在思想风险点5类18项,提前制定了32条引导预案和应对措施,确保了各类风险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此处隐藏3793字,下载后查看---
(一)聚焦深度融合,实施“理论转化攻坚”行动
第四季度,将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推动理论学习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一是建立课题牵引机制。要求每个基层党支部围绕安全生产、技术改造、降本增效等中心工作,确定1-2个“理论指导实践”攻关课题,由支部书记牵头,组织党员骨干进行专题研究,年底进行成果评比。责任主体为各基层党支部,党群工作部负责督导。二是搭建成果展示平台。计划于12月上旬举办首届“学用新思想、建功新时代”优秀实践案例分享会,评选表彰一批理论转化典型案例,并汇编成册,供全集团学习借鉴,形成示范效应。责任主体为党群工作部,各单位协同参与。三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情况作为衡量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指标,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加大分值权重,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二)聚焦阵地管控,实施“网络清朗守护”行动
针对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存在的短板,全面提升对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掌控力和引导力。一是扩大监测覆盖范围。引入第三方舆情监测服务,将监测范围从官方平台拓展至主要社交媒体、网络论坛及与本企业相关的重点垂直社群,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监测预警。责任主体为党群工作部,计划10月底前完成服务采购与系统部署。二是建强网评员队伍。从各单位青年骨干中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网络素养好的职工,组建集团公司网络评论员队伍,并于11月中旬组织开展一次专项培训,提升其议题设置、正面引导和舆论对冲能力。责任主体为党群工作部、集团公司团委。三是开展专项排查整治。第四季度,在全集团范围内开展一次意识形态阵地专项排查,重点对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以及各类新媒体平台、内部出版物、宣传栏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类阵地可管可控。
(三)聚焦提质增效,实施“活力创新引领”行动
着力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是打造“情景式”教育课堂。利用VR/AR等新技术,开发智慧矿山、安全生产等主题的沉浸式体验课程,变“被动听”为“主动看”“亲身感”。计划在年底前完成一个试点项目的开发与应用。责任主体为党群工作部、信息中心。二是推出“青年说”系列品牌。策划推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青年微讲堂”等活动,鼓励青年职工走上讲台,用自己的语言和视角分享学习体会、讲述奋斗故事,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接地气、更具活力。责任主体为集团公司团委、各基层团组织。三是丰富企业文化产品供给。围绕集团公司发展历程、企业精神、先进典型等,策划创作一批微电影、动漫、H5等青年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并在重要节假日和纪念日期间集中推送,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占领职工思想文化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