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更新时间:2025-06 来源:网友投稿

近年来,XX县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统筹推进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服务升级,构建起“一站式受理、全链条处置、闭环式管理”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现将我县实践探索与工作成效汇报如下:

一、强化基础保障,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基础保障是前提。XX县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通过规范化建设、协同化整合、数字化赋能三项举措,着力构建权责明晰、功能完备、运转高效的基层治理平台,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一)推动综治中心建设标准化。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立足县域实际,制定《XX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县镇两级建设目标、任务分工及完成时限,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综治协调、部门联动的组织体系。二是规范功能布局。按照“科学规划、集约高效”原则,统筹设置综合受理、矛盾调解、心理服务等11个功能区域,实现群众诉求“一门进入、分类处置”。三是完善制度体系。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考核评价等12项管理制度,推动综治中心运行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此处隐藏4045字,下载后查看---

(一)打造特色治理品牌。一是创建“和阳悦舍”品牌。整合司法、交通、劳动保障等部门资源,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实现矛盾纠纷“一窗受理、多元化解”。二是建设专业调解中心。成立金融纠纷、劳动争议等专业性调解委员会,构建专业化、行业化调解体系,有效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三是培育社会调解力量。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二)创新多元治理模式。一是推行“四维共治”机制。建立警镇联动、社商联盟、城乡联防、邻里守望工作机制,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二是深化网格化管理。完善“1+3+N”网格化治理模式,将全县划分为1016个综合网格,推动警务力量下沉,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三是强化专群联动。组织网格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一是实施“平安积分”制度。创新“党组织+网格+积分制”管理模式,引导群众通过参与治安巡逻、隐患排查等方式获取积分,兑换便民服务和生活物资。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将基层治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注重典型引领。定期评选表彰基层治理先进集体和个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各位领导、同志们,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XX县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县区先进经验,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汇报,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