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省基层人大工作提质增效经验交流会上的汇报发言

更新时间:2025-06 来源:网友投稿

近年来,XX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紧扣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要求,以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以创新履职为着力点,全面激发基层人大工作活力。现将我市在强化组织保障、创新履职载体、完善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向各位作详细汇报,期望能与大家交流互鉴、共同提升。

一、强基固本,构建组织建设“四梁八柱”

基层人大工作的高效运转,离不开坚实的组织基础。XX市人大常委会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将组织建设作为推进基层人大规范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从队伍配置、能力提升、机制完善等方面精准发力,为基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为代表履职提供有力支撑。

(一)优化队伍结构,锻造履职“主力军”。一是专职化配置强保障。全面落实专职化要求,对全市XX个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及工作人员实行专职管理。专职化配备使基层人大干部能够将全部精力投入人大工作,有效解决了以往因兼职过多导致履职不到位的问题。同时,为其配置独立、固定的办公场所和齐全的办公设备,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梯队化培养促提升。建立人才梯队培养机制,选拔政治素质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充实人大队伍,注重老中青干部搭配,形成合理人才结构。定期开展业务交流活动,组织新老干部结对帮扶,充分发挥老干部经验优势和年轻干部创新活力,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整体提升队伍工作能力。三是动态化管理激活力。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对基层人大干部工作业绩、履职成效进行定期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对表现优秀的干部优先推荐晋升,对履职不力的进行岗位调整,有效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人大干部队伍。

(二)深化学习培训,提升代表“履职力”。一是分层分类精准施训。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制定差异化培训方案。对新当选代表,开展履职基础知识培训,帮助其快速熟悉人大工作流程和代表职责;对乡镇人大主席、人大专干,侧重组织法、监督法等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对资深代表,开展政策解读、专题研讨等高层次培训,拓宽其视野和思路。二是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定期推送学习资料、政策解读视频等内容,方便代表随时随地学习。同时,结合线下集中培训、实地考察、案例教学等方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了代表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三是以考促学巩固成效。建立学习考核机制,每次培训结束后组织考试,检验代表和干部学习成果。对考试成绩优异者进行表彰奖励,对未通过者安排补考并加强辅导。通过以考促学,督促代表和干部认真学习,确保培训内容入脑入心,切实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

---此处隐藏3435字,下载后查看---

(一)规范履职程序,提升工作“规范性”。一是细化工作流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人大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工作流程进行全面细化。明确各环节工作要求、时间节点、责任主体,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有序推进。通过细化流程,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水平,保障人大工作质量。二是严格会议管理。加强乡镇人大主席团会议管理,完善会议议题征集、筛选、确定机制。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心筛选会议议题,确保议题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严格会议程序,规范会议记录,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主席团会议在人大工作中的决策作用。三是强化监督问责。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对代表履职过程中违反程序、履职不力等问题进行严肃问责。对不按时参加代表活动、不认真履行职责的代表进行约谈提醒;对严重违反代表纪律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通过强化监督问责,维护代表履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代表依法履行职责。

(二)强化建议办理,增强工作“实效性”。一是创新办理模式。依托“智慧人大”平台,全面推行代表建议网上办理。实现代表建议在线提交、分类交办、跟踪督办、反馈评价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代表可以实时查看建议办理进度,提出意见建议;办理单位可以及时接收任务,反馈办理情况。创新办理模式提高了办理效率,增强了办理透明度。二是完善督办机制。建立“领导牵头、部门承办、代表参与、人大督办”的建议办理工作机制。对重点建议由人大领导牵头督办,组织代表参与办理过程,加强对办理情况的跟踪检查。定期召开建议办理工作推进会,听取办理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建议办理工作顺利推进。三是注重结果评价。制定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评价办法,从办理态度、办理质量、办理效果等方面对办理单位进行综合评价。组织代表对建议办理结果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纳入部门年度考核内容。对办理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办理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推动建议办理工作提质增效。

(三)实施量化考核,激发履职“积极性”。一是科学设定指标。制定基层人大代表履职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从学习培训、参加活动、提出议案建议、联系选民等方面设定具体考核指标,并赋予相应分值。考核指标既注重工作数量,又强调工作质量,全面、客观地评价代表履职情况。二是规范考核程序。建立“代表自评、小组初评、人大常委会审定”的三级考核程序。代表每季度进行自我履职评价,年底代表小组对本小组代表进行初步评价,最后由市人大常委会进行综合审定。规范的考核程序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公开,增强考核工作的公信力。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代表评优评先、连任推荐等挂钩。对考核优秀的代表进行表彰奖励,优先推荐连任;对考核不称职的代表进行谈话教育,督促其改进工作。同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激发代表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市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各位领导、同志们,XX市人大常委会在基层人大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地区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水平,奋力开创基层人大工作新局面,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实现地方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