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委组织部要求,我们在支部群号召有需要的同志申报中纪委的“利剑基金”。到了截止报名的那天,我没有收到一个反馈。前期摸排时,我知道有不少纪检干部家庭存在实际困难:有的要长期照顾患病老人,有的自身有严重疾病,花费了不少医药费。带着疑惑,我主动联系了这些干部。
当询问一位家人身患重病的同事时,其实我已经是第三次问他了。他摆摆手说:“我还能再撑一撑,基金名额有限,还是留给更需要的同事吧。”另一位父母长期卧病在床,每月护理费、医药费都接近上万元的干部也婉拒道:“单位平时给的帮助已经够多了,这点难关我自己还扛得住。”
这些质朴的回应,让我非常感动。原本以为遇到帮扶政策,大家都会极力争取,现在才明白,克己奉公、先人后己早已为大家的自觉选择。这也让我想起总书记强调的“作风建设要常抓不懈”。现实中,有些人为了一已私利钻政策空子,有些人却在利益面前主动退让——这些“让基金”的平凡瞬间,正是纪检干部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作风建设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动写照。
二、纪检人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课堂,藏在每一次“较真”里。
---此处隐藏822字,下载后查看---
有的干部曾经在基层工作时晒得黝黑,却在掌声中忘了“泥土味”;但也有像我委因公殉职的纪检干部晏周夫这样的干部,他去世时留下的几十本笔记,如今成为了教育后辈的“教科书”。纪检人的作风就是“查别人之前先查自己,守规不是为了‘过关’,而是要把‘干净’刻进骨头里。”
三、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活成青春底色,我们年轻一代应有怎样的担当?
“年轻干部要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总书记这句话,我每次读都有新体会。记得支部组织大家观看警示教育片,看到和我们同龄的违纪者痛哭流涕地忏悔时,现场鸦雀无声。以前总觉得党纪条规是“约束”,现在明白是“保护”——就像在悬崖边安装护栏,看似限制脚步,实则守住平安。
今年我委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五四青年节读书分享活动,有个细节让我感动:大家的分享里,没有“高大上”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凌晨三点查账时泡的浓茶”“下乡督查时磨破的鞋底”“拒绝熟人说情时的坦然”。这让我想起刚来纪委工作时,父亲送我的笔记本上写着:“纪检人的尺子,先量自己,再量别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阶段性任务,是要用一辈子去书写的“成长答卷”。
前两天和同事对接工作,她发来一个表情包,一个握拳加油的卡通小人,上面写着“前进纪检人”。突然就觉得,这就是年轻一代纪检人应该有的样子——把“守纪律”变成“真性情”,让“讲规矩”长出“青春力”。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人:在工作中守住“底线”,在服务群众中传递“温度”,让胸前的党徽和我们的初心,都因“忠诚干净担当”而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