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农村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稳产保供,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一是抓好粮食生产。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开展在田作物苗情、墒情、病虫情监测等服务指导,预计夏收小麦25.1万亩(最终以统计反馈数据为准),总产8.16万吨。秋粮播种49.1万亩,截止6月18日43.05万亩水稻栽插结束。二是守护“菜篮子”农产品。抓好生猪稳产保供,1-6月,预计生猪存栏4.36万头,同比增长9%;家禽存栏XX万只,同比增长29.67%;水产产量2.25万吨,同比增长4%;蔬菜总产3.78万吨,同比增长4.96%。今年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XX亿元,增速6.1%(全市第二),预计二季度增速4.5%。三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个,总投资XX万元,建设规模3万亩,项目于2024年11月初全面开工,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2025年计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个,建设规模1.1万亩,目前已经完成初步设计文本编制工作,即将组织县级评审。截至目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4.5万亩。

(二)聚焦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强化常态走访,完善动态监测。开展全县2024年度网格员考核奖惩,对18名无法履职尽责或履职尽责不到位的网格员进行调整。今年以来,新识别监测对象11户41人、履行消除程序监测对象13户26名,截至目前,我县共有脱贫户5821户12712人,监测对象341户840人。每月开展部门筛查预警,截至目前,省级共进行6次数据推送,共推送1064条,县级共开展6次部门筛查预警信息,共筛查疑点数据3290条。二是发展产业就业,促进受益增收。安排各级衔接资金XX万元,用于43个项目,其中,用于产业项目24个、XX万元,占比72.95%,做好光伏帮扶,开发86个光伏公益岗位,2025年度1-5月份光伏电站收益XX万元。继续推广小额信贷“一自三合”贷款模式,截至目前,全县脱贫人口小额贷款存贷969户XX万元,户贷率为15.51%。2025年“防贫保”参保6082户、13388人,保费总规模XX万元,县级补贴金额XX万元,农户自缴金额XX万元,目前已完成县级补贴拨付。三是深化政策衔接,夯实脱贫基础。目前已完成教育资助5168人次、资金XX万元。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1人失学辍学。春季雨露计划已发放补贴193人次、XX万元。全县共计3179名干部对接帮扶6162户。县市两级83个单位结对帮扶87个有脱贫人口的村(社区)。制定《郎溪县2025年度县域结对帮扶工作计划》,XX万元年度帮扶资金已拨付至岳西县。继续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目前,我县脱贫户共安排帮扶措施36494条、户均6.55条,监测户共安排帮扶措施2207条、户均6.49条,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均已落实至少一项开发式帮扶措施。

(三)聚焦产业发展,助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强化特色产业发展。2025年上半年预计生产干毛茶6898吨,其中名优茶1447吨,大宗出口绿茶5451吨,茶产业一产产值预计XX亿元;组织县内茶企参加省茶博会、中国(杭州)第六届国际茶叶博览会。发展花卉种植面积1905亩,大棚设施32万余平方米;发展优质再生稻5万亩、蓝莓0.7万亩,推进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1.85万亩。二是强化农产品精深加工。2025年1-6月郎溪县农产品加工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9.8%。1-5月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5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同比增长6.3%;目前,我县有效“两品一标”总数66个,组织康龙农业、古南丰黄酒、黄魁茶业3家公司参加了2025年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春季)推介活动。狠抓绿色食品产业招商,截止6月底,绿色食品产业招商组共完成有效招商线索任务数13个,签约项目数1个。

(四)聚焦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推进精品示范村建设。2023年省级精品示范村凌笪镇下吴村已通过市级认定;2024省级精品示范村建平镇盆形村、姚村镇妙泉村已完成2024年度建设内容60%;2025年省级精品示范村郎步街道西郊村、十字镇新和村、涛城镇庆丰村已完成规划编制方案。二是推进中心村建设。2024年度3个省级中心村(梅渚镇镇东村梅山中心村、新发镇花园村花园中心村、郎步街道松林村双塘中心村)及2024年度2个市级中心村(建平镇精忠村一里中心村、钟桥街道钟新村高塘中心村)已完成工程类建设;2025年度5个省级中心村(姚村镇潘村村庄村岭中心村、飞鲤镇新法村庙头中心村、钟桥街道钟新村高塘中心村、毕桥镇十井村张侯新村中心村、郎川街道建桥村西村中心村)已完成规划编制方案;三是推进人居环境整治。2025年全县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任务数500户已开工建设212户;全县12个粪污资源化利用及改厕管护服务站有效运行。常态化在全县自然村推进以“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截止目前,全县87个行政村、1246个自然村全面开展清洁行动,共发动农民参与9759人次,清理乱搭乱建812户,清理废旧广告牌1477个,发放宣传资料3600余张。

---此处隐藏4297字,下载后查看---

(一)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围绕“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全力推进2025年1.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确保2025年粮食面积、总产稳中有增。扎实做好肉产品、水产品、禽蛋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围绕“土特产”大文章,做优茶叶、花卉苗木、特色水产、蓝莓、富硒稻等特色产业,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强化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积极招引头部企业和链主企业,全力推进开工项目建设,力争2025年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超130亿元。加强规上企业培育,力争全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幅同比提高;加强省级长三角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提升基地产品苏浙沪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加快创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打造精品休闲农业路线。

(二)加快推进乡村建设。积极申报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选择基础设施较好、建设意愿强的行政村申报下一年度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计划12月底前完成县级申报工作。完成省市中心村、重点自然村整治年度工作任务。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抓住中秋、元旦等时机,多措并举加强宣传引导,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增强广大农民群众改变卫生习惯、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步实现“四净两规范”“四勤两参与”。推广农业绿色发展,力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省市要求,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

(三)纵深推进农村改革。一是狠抓农民增收工作。会同县统计局对新调整的样本户加强培训指导,力争下半年2个季度全市排位靠前。二是持续开展农村重点改革。继续开展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工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重点工作。三是村级集体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指导各镇(街道)实施好年度扶持项目,确保完成年度目标。四是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相关工作。

(四)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积极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对象范围,坚决避免“应纳未纳”“体外循环”。进一步加强对2025年度衔接资金项目调度,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达效。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并实行动态管理,安置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就地就近就业。及时兑现跨省务工就业交通补贴。实施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

(五)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开展豇豆、葡萄、辣椒、芹菜等重点品种农药残留突出问题和“7条鱼”药物残留攻坚治理工作,落实各项治理措施。抓好“两品一标”农产品的申报认证和“两品一标”主体监管工作。力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持续推进化肥控量增效、农药减施增效,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继续开展巡查执法工作,结合各类执法专项行动通过日常执法和联合执法等形式,对发现农业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制止,严肃查处,强化农业领域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