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卫生健康委员会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突出党建引领,理论武装与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卫健委党委深化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全系统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及《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等重要文献。党委切实发挥示范作用,累计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7次,并创新与县医保局党组开展“联学+巡听”活动1次。通过交流研讨、案例分析、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深化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把握,有效增强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同时,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强形势分析研判,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成立领导小组强化领导,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党建计划与总结、班子总结及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主动接受监督评议。

在作风建设方面,党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充分发挥行业党建指导委和非公党建指导员作用,实行分类指导。坚持开门搞教育,在全系统医疗卫生单位设置意见箱21个,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共查摆班子问题8条,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17条,有力推动了行业作风转变。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全面优化。一是县级医院核心能力实现大幅提升。严格遵循“五提升、六强化”建设标准,高质量建成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五大临床服务中心。县人民医院放疗中心于5月28日正式投入运行,配备国际先进的直线加速器,开展影像引导放疗(IGRT),精准度达毫米级,彻底填补县域肿瘤精准放射治疗领域空白。急诊急救体系进一步升级,新增13名专项岗位驾驶员,并积极推进120调度指挥系统升级工作,进一步完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二是长三角医疗协作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深度对接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累计邀请上海瑞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机构27位专家来我县开展专题学术讲座24场,覆盖医务人员1860人次;专家坐诊解决疑难病例68例,指导完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全膝关节置换术等三四级手术128台次。5个名医工作室高效运行,累计接诊患者2600人次,开展示范性手术61台次,实施教学查房130次,显著提升县域专科技术水平。选派5名技术骨干赴南京鼓楼医院等机构进修,带动县级医院心血管介入、微创外科等前沿技术记忆不提升。三是分级诊疗机制创新成效显著。建立193个常见病、慢性病“转诊白名单”制度,对符合病种患者实行“一站式”转诊服务,对非白名单病种执行差异化医保报销政策。上半年完成上转患者1446人次、下转患者719人次,县域内就诊率较去年同期提升8.59%。心电、影像、检验、病理、消毒供应五大资源共享中心高效运行,分别接收成员单位远程会诊2525例、11564例、3322例、518例和209例。推动实现县乡两级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中心药房严格执行用药目录、网上采购、集中配送、药款支付、药学服务“五统一”管理模式,集中采购药品837万元,配送率达90%以上,有效保障基层用药需求。

(三)基层卫生网底全面夯实,民生实事举措精准惠民。

---此处隐藏3156字,下载后查看---

(二)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将县域内公立、民营医疗机构统一纳入信息一体化管理体系,同步推进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等五大智能共享中心高效运行,搭建医疗数据网络,整合患者检查检验、治疗全流程信息,实现数据全程可视和全域结果互认。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三)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物资储备体系、信息化建设体系等,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公共卫生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置公共卫生事件隐患。

(四)全力攻坚三级医院创建任务。加速推进县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工作。督促县中医院加快完成信息化系统升级改造,确保系统功能满足三级中医医院评审要求。加大中医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全面开展“西学中”培训,提升西医人员的中医理论和实践水平,为创建三级中医医院提供有力支撑。

(五)不断巩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打造县域医疗服务龙头,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分类管理,发挥重症急救、双向转诊等作用,推进东刘集镇、小圩镇、双庙镇卫生院创建二级综合医院,同时精准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康复、安宁疗护、医养结合等特色专科优势。持续打造在县域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特色专科,推进乡镇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工作,推进武桥、小溪、申集、临北4家卫生院完成“推荐标准”创建。

(六)切实加强医疗卫生领域行风监管。开展法制宣传,组织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推进殡葬领域腐败乱象、医疗美容等卫生领域专项整治,加强检查检验互联互通工作,加强民营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做好公共卫生、职业卫生、传染病防治等日常监督工作,切实维护各行业卫生秩序,加大对各类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