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2025年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情况的报告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学习贯彻条例情况

集团党委始终把学习贯彻《条例》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学深、悟透、做实”一体推进,确保《条例》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引领。集团党委深刻认识到,《条例》是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根本遵循”,是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行动指南”。2025年初,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条例》贯彻落实工作,将其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体系,明确“三级责任清单”(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形成“党委统揽、支部主抓、党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全年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条例》落实事项12次,班子成员带头撰写学习心得23篇,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二)创新学习形式,推动全员覆盖。坚持“集中学+自主学”“线上学+线下学”“专题学+研讨学”相结合,构建多维度学习体系。一是融入日常学。将《条例》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全年开展专题学习6次;纳入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固定议题”,印发《〈条例〉学习手册》5000册,覆盖全体党员及关键岗位职工。二是分层分类学。针对领导干部,举办“《条例》与现代企业治理”专题研讨班,邀请省委党校专家授课;针对党务工作者,开展“《条例》实务操作”轮训,覆盖支部书记、组织委员等200余人次;针对一线党员,通过“车间微党课”“班组小课堂”等形式,用“白话”讲“党理”,确保学习无死角。三是数字赋能学。依托集团“智慧党建”平台,开发《条例》在线学习模块,设置“每日一题”“季度测试”功能,累计参与学习1.2万人次,测试通过率98.6%;利用“学习强国”“*党建云”等平台推送《条例》解读视频15期,阅读量超3万次,推动学习从“被动参与”向“主动融入”转变。

---此处隐藏2775字,下载后查看---

(二)严管厚爱结合,锻造过硬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着力建设“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人才队伍。一是选优配强“关键少数”。严格执行《条例》关于“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要求,集团及二级单位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比例达100%,经理层成员中党员占比85%;开展“头雁领航”工程,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竞争上岗”方式,选拔35岁以下年轻干部42名,充实到支部书记、部门负责人岗位。二是深化党员教育管理。实施“党员先锋”培育计划,设立“党员责任区”120个、“党员示范岗”300个,开展“亮身份、比贡献”活动,推动党员在技术攻关、安全生产等一线岗位当先锋、作表率;全年发展党员120名(生产一线占比80%),处置不合格党员2名,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三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建立“党建+人才”融合机制,依托“党员专家工作室”“劳模创新团队”,攻克技术难题28项,获得专利45项;推行“双培养”机制(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全年培养“双骨干”86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三)深化党建融合,赋能企业发展。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是融入战略决策。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党委会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67项,其中“新能源产业布局”“数字化转型方案”等建议被纳入集团“十四五”中期调整规划,推动党的主张转化为企业战略。二是融入生产经营。开展“党建+重点项目”攻坚行动,在*高铁装备基地、*绿色矿山等15个重点项目成立党员突击队,解决工期延误、技术瓶颈等问题41个,推动项目提前3个月投产;实施“降本增效党旗红”活动,党员牵头完成节能改造项目23个,年节约成本1200万元。三是融入社会责任。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50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年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187件(如新建职工食堂、优化通勤路线等);在乡村振兴中,集团党委定点帮扶的*村实现集体收入突破200万元,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2025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850亿元、同比增长12%,利润总额68亿元、同比增长15%,资产负债率降至58%,创历史最好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尽管集团在贯彻落实《条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求,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精准度不够。部分支部存在“就党建抓党建”现象,在服务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等关键领域的切入点不够精准,“两张皮”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二是基层党务工作者能力有待提升。个别支部组织委员存在“新手多、经验少”问题,在党员发展、组织生活规范等方面业务不够熟练,影响工作质效。三是流动党员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随着集团海外业务拓展,部分海外项目党员长期在外,参加组织生活不及时,教育管理方式需进一步创新。

针对上述问题,集团党委将重点抓好以下改进措施:一是深化融合机制,提升党建引领力。制定《党建与业务融合实施细则》,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设置“党建融合指标”,在二级单位试点“党建+业务”双考核机制,推动党建从“软指标”变为“硬约束”。二是强化能力建设,建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实施“党务骨干提升计划”,通过“导师带徒”“跨单位轮岗”“案例教学”等方式,每年培训党务工作者200人次以上;建立“党务人才库”,将表现突出的党务干部优先提拔为部门负责人或进入领导班子。三是创新管理模式,破解流动党员难题。针对海外项目党员,开发“党建云平台”海外版,支持“线上参会、线上学习、线上汇报”;建立“1名支委联系3-5名流动党员”机制,定期通过视频连线了解思想动态,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