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持续优化企业开办水平。全市企业开办网办率达95%以上。目前新登记市场主体774户,完成个转企4家,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3.09万户。二是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前企业年报率为62.04%。规范事中事后监管,修复企业信用3家,将5家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倒逼企业增强守法诚信意识。三是助力企业惠及民生。全面整合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资源要素,深入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累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全过程质量服务10次,免费检定计量器具550余台,为企业节约费用XX余万元。(易改)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共处理12315、12345平台转办、电话、面诉等各类投诉渠道投诉470余起,回复各类咨询100余起,办结率100%。
(二)聚焦基本民生保障,持续筑牢安全底线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整治。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分级工作,完成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风险分级3667家,其中A级405家、B级2984家、C级124家、D级154家;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保健食品、食用农产品、肉制品、餐饮和网络食品、进口食品等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4632人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19家次、食品经营户2184户次、餐饮单位1157户次,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样205批次,圆满完成6次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任务,办结食品安全案件10起,保障广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二是加强药械化安全监管。办理药品违法案件4件,全面开展药械化专项整治和风险隐患排查。共出动执法人员684人次,检查药械经营企业71家次、医疗机构115家次、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42家次,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86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40份、化妆品不良反应4份。全市未发生一起用药用械安全事故。三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将安全生产工作当作日常监管的重点工作来抓,确保特种设备作业安全推进。今年来共检查特种设备相关单位210家次,出动执法人员97人次,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19份。抽查电梯322台,起重机械17台,大型游乐设施1台,场内机动车辆10台,对10余处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全市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四是加强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组织开展燃气器具、电动自行车及头盔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整改问题企业1家,立案查处问题企业1起;开展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对车辆销售市场、车辆检测机构等开展了大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00人次,立案查处1起。(三)聚焦执法办案主责,持续规范市场秩序
我局将执法工作当作市场平稳和经济发展的强有力保障。执法中,我们严格按照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对轻微违法免于处罚,一般违法审慎包容,对恶劣违法重拳出击,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来,共立案28件,罚没入库91.62万元,每件案子都做到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无一起案件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
---此处隐藏2724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食品安全监管源头严治: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确保包保关系建立率、承诺书签订率、督导完成率动态保持100%,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二是开展药品安全监管协同智治: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对经营使用单位的培训指导和检查监督,完善药品风险闭环管理机制,力争基本药物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5%以上,保障药品安全。三是特种设备安全标本兼治:完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确保高风险隐患闭环处置率达100%。推进大型游乐设施、涉危险化学品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等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开展电梯安全专项行动,筑牢特种设备安全底线。
(三)聚焦民生保障提升,以更强担当回应群众殷切期盼。
始终把维护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一是加强市场监管与专项整治。加强粮油、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监管,统筹推进食品安全“守查保”专项行动、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二是打造放心消费环境。全力打造示范街、品牌区,树立消费环境标杆,让群众消费放心、舒适;三是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市场秩序维护。加强消费引导,通过多种方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严厉打击扰乱农村市场经济秩序等违法行为。加强公平竞争审查,严肃查处仿冒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四)聚焦政治建设提标,以更高站位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强化党建引领,确保市场监管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一是夯实“举旗铸魂”工程。围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等形式,强化党建引领、理论灌注和思想锤炼,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抓好机关党建示范点创建、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推进支部党建品牌创建,实现一支部一品牌、一党员一面旗;二是坚实“强基固本”工程。优化机构设置,调整局机关内设机构、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明确基层所(分局)职责、身份和定位,强化其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职能。建强干部队伍,常态落实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等系列管理制度,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实战演练、以师带徒、岗位练兵等活动,打造复合型监管人才。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市场监管所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三是做实“凝心聚力”工程:持续浓厚党建文化、廉政文化、机关文化和法治文化,激励干部岗位有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促进干部担当作为。开展干部职工走访、慰问、帮带活动,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