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下简称“八项规定”)。这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之后,全党上下努力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事件和个人。与此同时,思想理论界也掀起了学习研究“八项规定”的热潮,现将x年来的学术研究状况作一大致述评。
1.研究概况
“八项规定”公布之后,迅即成为国内学术界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基于中国知网,通过输入“篇名”“八项规定”,即检索到xxx篇论文。已有论文,偏向于从“八项规定”的来源、内容解读、实施后的影响、政策的具体落实来进行研究。学术界有关“八项规定”的专门著述有xxx、xx主编的《xx》(xx人民出版社,20xx年以及xxx、xxx主编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学习读本》(xx出版社,20xx年)。前者以“八项规定”为基点切入,对其出台的背景、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等方面带来的变化,以及其所昭示的党的执政理念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后者则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着重就“八项规定”的重大意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释。2.主要问题
2.1“八项规定”的来源
“八项规定”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提出来的,对规定的具体来源学术界一直有所讨论,综合起来,学者们对“八项规定”来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理论来源。基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总体趋势,为GCD人的社会发展信念奠定了理性基础。陈菊英认为“八项规定”体现了党对人民根本利益的全力维护和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切实尊重;体现了当前我国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所面临的现实要求;体现了生产关系的自然规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自觉;体现了社会进步和政治文明的循环过程。
---此处隐藏3407字,下载后查看---
纵观近六年以来“八项规定”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理论界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当然,在肯定成果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学术界对“八项规定”的研究同样存在着不足,有些问题和领域有待深入继续探讨。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是关于“八项规定”的来源,即“八项规定”的理论渊源和历史依据。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较为单薄。目前学界研究主要集中在延安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等方面,“八项规定”是否还对其他的精神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借鉴?并且学者对相关的历史资料是否可以进一步挖掘?因此,对这一方向的研究应该引起学者的关注。
二是关于“八项规定”的内容,学者们主要从“八项规定”的整体内容进行研究,是否也可以从每一项规定切入研究,对其内涵进行深化?还有每一项规定颁发的背后是否有更深的意义,它体现出来的社会现象都有哪些?为了保证“八项规定”持续有力的进行,在笔者看来这也是目前学界研究的一个不足之处。
三是关于“八项规定”与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
“细则”与“八项规定”之间是否有相似点和不同点?除此之外,党内是否还有与“八项规定”相关的法规文件?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对这些疑点的理解和求证,显然需要研究者具备更深的学术素养和更广阔的理论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