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铸忠诚之魂,在政治建设中彰显法院担当
1.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学习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每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首要内容。上半年,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次、专题研讨8次。通过系统学习总书记法治思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新修订《中国GCD纪律处分条例》,引导全体干警深刻领会其中的精髓要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开展“政治轮训+业务培训”双融合学习班12期,覆盖干警200余人次。在政治轮训中,邀请党校专家进行专题授课,深入解读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方针政策;在业务培训方面,结合审判执行工作实际,邀请资深法官分享办案经验和技巧。通过这种双融合的培训模式,既提升了干警的政治素养,又增强了他们的业务能力,为法院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业务基础。
2.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工作发展。建立“学查改评”闭环机制,对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问题清单进行全面梳理和整改。针对查摆出的12项问题,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同时,修订完善《党组议事规则》《干警八小时外行为规范》等制度5项,进一步规范了党组决策程序和干警行为准则,提高了法院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此处隐藏4512字,下载后查看---
联合审管办开展裁判文书“双随机”评查,每季度对裁判文书进行随机抽取和评查。在评查过程中,不仅要检查裁判文书的格式、文字等方面的问题,还要重点审查裁判文书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说理阐述等内容。对于评查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及时进行通报,要求相关人员进行整改,提高裁判文书的质量。
(三)打造“专业化”政务团队。开设“司法政务大讲堂”,邀请高校学者、上级法院骨干授课。高校学者可以从理论层面为干警传授最新的法学理论和研究成果,拓宽干警的学术视野;上级法院骨干则可以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享在司法政务工作中的成功做法和案例,为干警提供实践指导。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干警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完善“AB岗+首问负责”制度,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人员能够及时处理群众的诉求和工作任务。当A岗人员因事不在岗时,B岗人员能够及时接替其工作,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同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对于群众的咨询和诉求,首位接待的干警要负责到底,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开展“零差错”岗位创建活动,鼓励干警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减少和避免工作差错的发生。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对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干警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出现差错的干警进行批评和教育。力争全年公文错情率低于0.2‰,提高政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法院办公室将始终秉持“服务无止境、保障无小事”的理念,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作风、更优的效能,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法院办公室将继续围绕法院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人民法院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开创法院工作的新局面,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