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关于高质量完成2025年度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经验总结(精品)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坚持谋定后动,深查细摸,牢牢把握换届选举主动权

我区始终将换届前的准备工作作为确保换届成功的首要环节,下足“绣花”功夫,做实前期调研,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对策准。

一是系统化部署,构建联动工作格局。区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包抓机制,每位县级领导分片包干,深入一线督导。同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5个调研指导组,对全区所有村(社区)开展全覆盖、穿透式摸排。工作中严格落实“三盘五审”制度,即系统盘清村情选情、盘清“两委”班子履职情况、盘清后备力量储备状况,并对人选资格进行严格审查,确保人选政治过硬、能力突出。

二是精细化调研,实现关键信息“六个清”。调研指导组聚焦换届筹备进展、基层党建质效、班子运行状况、后备力量培育、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治理效能等核心要素,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区、乡两级累计与45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378名“两委”成员开展了深入的谈心谈话,全面掌握了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态。通过细致的工作,最终做到了村情选情清、“两委”履职清、党员队伍清、预备人选清、风险隐患清、对策措施清,为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二、坚持培优育强,蓄势赋能,全力建强换届后备人才梯队

---此处隐藏1763字,下载后查看---

三是坚持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监督。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坚持审计过程与审计结果“双公开”制度。审计工作组进驻后,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发布审计公告;审计结束后,将审计报告和问题清单向全体村民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这一举措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了换届期间集体资产不流失、财务资料不丢失、财务管理不混乱,赢得了群众的广泛信任和支持。

四、坚持靶向施策,整顿提升,持续优化风清气正换届环境

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是确保换届平稳有序的“压舱石”。我区紧盯薄弱环节,精准发力,着力消除影响换届选举的各类风险隐患。一是精准排摸“病灶”,靶向确定对象。依据2024年村班子运行情况中期评估结果,并结合年度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反馈问题以及“三盘五审”掌握的情况,我们对照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7类突出问题,严格遵循“不设比例、不定指标、应整尽整”的原则,在全区范围内精准排摸确定了3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作为重点整顿对象。

二是压实包抓责任,强力推动整改。我们严格落实“四个一”包抓机制,即一名县级领导联点、一个区直单位包抓、一名第一书记驻村、一个工作队帮扶。联点县级领导年内带头深入整顿村开展调研指导2次、讲授专题党课2次,所在乡镇的党(工)委书记亲自调度整顿工作6次,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三是坚持“一村一策”,破解发展难题。针对排查出的问题,我们为每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量身定制了整顿提升方案。例如,针对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我们积极倾斜项目资金,为一个村争取了X万元的中央财政扶持资金,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使其年经营性收入达到X万元。全区范围内的整顿工作也带动了集体经济的整体跃升,2024年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X万元,村均X万元,为基层组织服务群众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通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及时化解了矛盾隐患,为换届选举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本次换届选举,我区新当选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分别下降至40.1岁和33.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达到48.9%和100%,实现了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的优化目标。实践证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抓好调查摸底、后备培育、审计监督、整顿提升这“四个关键”,是确保换届工作高质量完成的根本保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换届成果,加强对新一届“两委”班子的培训和管理,引导他们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奋力谱写XX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