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街道关于推进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情况的报告(精品)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坚持高位谋划、系统推进,以组织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发挥功能作用为核心,全面提升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质量,努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小区治理效能。

(一)系统部署推进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筑牢治理“桥头堡”

坚持把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地生根。

1.强化顶层设计,做到系统研究部署。街道党工委深刻认识到,小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小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为此,年初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小区党建工作,制定并印发了《XX街道关于全面深化“红色领航·小区善治”行动提升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质量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形成“党工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区党组织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小区党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截至目前,已召开相关工作推进会4次,专题调度会6次,确保了工作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此处隐藏4050字,下载后查看---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上述问题,街道党工委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精准施策,持续用力,推动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聚焦“强基固本”,在提升组织领导力上再深化。针对组织核心作用发挥不足的问题,着力建强战斗堡垒。一是强化制度设计。积极探索在街道层面出台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明确小区党组织在小区治理结构中的领导地位,细化其对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在重大事项决策、日常运营监督等方面的领导和把关程序。二是提升履职能力。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每年组织至少两期小区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围绕政策法规、矛盾调解、应急处置、项目管理等内容进行系统培训,并组织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全面提升其履职能力。三是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制定《XX街道“红色物业”党建联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将党组织建设、联动机制运行、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等纳入考核指标,居民满意度权重不低于30%,考核结果与物业企业信用评级、评优评先等直接挂钩,形成有效倒逼。

(二)聚焦“激活细胞”,在激发党员内生动力上再突破。针对党员参与度不高、激励不足的问题,着力打造先锋队伍。一是完善激励回馈机制。探索建立“红色积分”制度,将党员参与小区服务、建言献策等情况量化为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社区服务或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加强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的沟通联动,将其在小区的表现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议党员的重要参考,实现“双向激励”。二是优化教育管理。打造“小区微党校”,围绕居民关切的热点问题和党员履职需要,开发“菜单式”课程,邀请专家学者、社区干部、党员能人等担任讲师,变“漫灌”为“滴灌”。三是做实服务平台。升级“智慧党建”云平台功能,实现居民需求“一键下单”、在职党员“精准抢单”、服务过程“全程追单”、服务效果“星级评单”的闭环管理,提升党员服务的便捷性和实效性。

(三)聚焦“融合赋能”,在优化资源供给上再升级。针对资源整合效率不高的问题,着力构建共治同心圆。一是推动共建实体化运行。建立小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由小区党组织牵头,召集所有共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参加,通报需求、对接资源、洽谈项目,推动共建协议从“纸上”落到“地上”。建立共建项目库,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销号式落实。二是拓宽资源筹措渠道。在用好财政专项经费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公益力量参与小区治理,推广“友邻互助基金”模式,并探索设立社区公益创投基金,支持有特色、有实效的小区治理服务项目。三是打造智慧共享平台。探索开发“社区资源共享地图”,将辖区内可供共享的场地、设施、人力、服务等资源在线上进行标注和展示,实现资源信息一目了然、一键预约,最大限度盘活存量资源,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