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日学习贯彻文化思想精神主题党课讲稿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作为D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国有企业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实践证明一个先进企业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否则即便在短期内取得不错的效益,最终也可能沦为昙花一现。因此,在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深入学习贯彻文化思想,紧密结合国有企业在功能定位、思维观念、经营机制、管理方式等方面的显著特点,通过精准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以文化人、以文铸基、以文兴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一、深刻认识国有企业深化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国有企业深化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直接影响着员工行为、组织效能和社会形象。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挑战下,国有企业需要通过文化建设凝聚共识、激发创新活力,从而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

(二)国有企业深化文化建设有助于强化使命担当,塑造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价值导向。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肩负着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职责,而文化建设正是将这一使命内化为员工共同价值观的纽带。通过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企业能够引导员工将个人成长与企业目标、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例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许多国企通过文化输出与海外项目融合,既展现了国家软实力,也提升了国际合作的深度。

(三)国有企业深化文化建设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为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内生动力。在技术迭代加速的今天,僵化的管理思维和保守的组织文化可能成为制约发展的桎梏。而开放包容、鼓励试错的文化氛围,则能打破层级壁垒,促进跨部门协作与知识共享。华为、航天科技等企业的实践表明,文化创新与技术突破相辅相成,员工在文化认同感驱动下更愿投身技术攻关,推动企业从制造智造跨越。

(四)国有企业深化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品牌公信力。国有企业不仅追求经济效益,更需履行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通过将诚信经营、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文化体系,企业能够赢得社会信任,例如国家电网通过光明工程传递温暖,中国石化以碧水蓝天计划践行环保承诺。这种文化引领的社会价值创造,使国有企业超越商业角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此处隐藏4698字,下载后查看---

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与日益激烈的内外竞争,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以文化自信为引领,不断筑牢精神根基、提升文化内涵、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筑牢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精神根基。强化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利用红色文化这一独特优势,坚定立场,充分发挥D组织的核心与领导核心作用。通过明确发展使命、优化管理理念、健全工作机制、营造积极宣传氛围等全方位举措,持续锻造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与战斗力的国有企业特质。

(二)深耕传统文化底蕴,锚定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价值坐标。强化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以此强化企业文化的塑造,引导干部职工的思想与行为,提升企业整体文化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竞争力。

(三)构建奋斗文化体系,聚焦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向。企业需要立足全球视野、服务国家战略、贴合地方实际、彰显行业特色,对战略布局与发展思路进行系统谋划,明确目标,凝聚共识。要善于挖掘企业内部的典型标杆,通过树立经营发展、优质服务、安全管理、遵章守纪等方面的标杆,并常态化开展评优表彰,让身边的榜样讲述身边的故事,激励全体员工,营造鼓励先进、激励奋斗的良好氛围。

(四)厚植创新文化基因,驱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国有企业应将创新作为发展的关键增长点,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干部职工顺应发展潮流,积极拥抱变革,营造全员创新、全岗创新、全程创新、全面创新的浓厚氛围。通过创新拓展人才发展空间,激发发展新动能,塑造新的竞争优势。要将鼓励创新与激活人才紧密结合,将人才视为发展首要资源,秉持广纳贤才、唯才是举的理念,积极采用揭榜挂帅等创新方式,精准选拔和使用人才,持续扩充人才储备,提升人才质量,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且持续的人才根基。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