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全县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级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主题鲜明,意义重大。刚才,农业农村局、教育局、医保局等几个单位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汇报,既总结了前一阶段的工作,也摆出了存在的问题,更明确了下一步的整改方向和具体举措,讲得都很好,很务实。总的来看,自上级反馈意见以来,全县上下闻令而动、迅速响应,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了整改方案,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上级反馈的问题,如同一面镜子,精准地照射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这些问题,有些是长期积累的沉疴顽疾,有些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但归根结底,都反映出我们在思想认识、责任落实、工作方法上还存在差距。今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抓好上级反馈问题整改,不仅仅是一项具体的业务工作,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对我们各级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直接检验。我们必须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把问题整改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不折不扣、全力以赴地完成这项硬任务。下面,我结合大家的汇报和当前的工作实际,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钉钉子”精神抓整改,坚决克服思想上的“温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问题整改能否取得实效,首先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是否到位。从刚才的汇报和日常的督查情况看,部分同志、部分单位对整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够深刻,存在“温差”。有的认为反馈的问题是“老生常谈”,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有的认为整改工作是业务部门的事,存在“与己无关”的旁观心态;还有的存在“闯关”思想,满足于“纸上整改”“开会整改”,没有真正把功夫下到解决实际问题上。这些思想上的偏差,是整改工作最大的“拦路虎”,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到,上级反馈的每一个问题,都关系到政策的落地,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们工作的成色。我们必须把抓好整改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尺。要彻底摒弃“过关”思想,树立“过硬”标准,把整改工作当作一面镜子、一把尺子,经常照一照、量一量,看看我们的工作是否真正符合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是否真正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要坚决杜绝“拖延”心态和“侥幸”心理,发扬“钉钉子”精神,对反馈的问题,要一抓到底,不见成效决不收兵。县委、县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对整改工作,没有任何价钱可讲,没有任何退路可言,必须百分之百地整改到位。
二、聚焦关键环节,以“绣花”功夫求实效,坚决消除工作中的“偏差”
---此处隐藏3915字,下载后查看---
四、严明纪律规矩,以“零容忍”态度强保障,坚决拧紧责任链的“螺丝”
问题整改能不能落地见效,关键看责任是否压得实,纪律是否执行得严。要确保这次整改工作不走过场、不打折扣,就必须用最严的纪律、最硬的措施来提供保障。(一)要压实责任链条。我们已经建立了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下一步就是要对照清单,把责任压实到岗、传导到人。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促。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也要把整改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闭环,确保每个问题都有人管、每项任务都有人抓。
(二)要强化督查问责。县纪委监委、县委督查室要把上级反馈问题整改作为政治监督和专项督查的重中之重,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深入现场,对整改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全方位督导。要坚决杜绝整改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整改不力、进展缓慢、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责问责,该通报的通报,该约谈的约谈,该处分的坚决处分,要通过强有力的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工作见效。
(三)要注重群众评价。整改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我们要坚持开门搞整改,通过公示栏、屋场恳谈会等多种形式,主动向群众公开整改方案、整改进程和整改成效,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整改成效的最终标准,加大宣传攻势,加强正面引导,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用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取信于民。同志们,整改工作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块试金石,检验着我们的党性、能力和作风。任务已经明确,号角已经吹响。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拿出超常的决心和力度,全面攻坚克难,确保整改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为全面推进我县乡村振兴事业迈上新台阶、为全县人民的幸福生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