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镇年轻干部作风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年轻干部专题座谈会,主题鲜明、意义深远。主要目的就是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深刻剖析和对照反思,引导大家在新征程上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集中的学习教育会,也是一次严肃的警示提醒会,更是一次集体的谈心谈话会。希望大家能够静下心来,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

一、认清“高压线”,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了作风建设的新篇章。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如春雷破晓,涤荡了风气之弊,凝聚了党心民心。十余年来,作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高压态势之下,顶风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

(一)从全国形势看作风建设的长期性与严峻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的数据,为我们敲响了作风建设的警钟。2025年1月,全国查处违反纪律规定问题16430起;短短四个月后的5月,这一数字攀升至21843起,增幅超过33%。这组数据清晰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纠治工作绝不能有丝毫松懈。尤其值得警惕的是,乡科级及以下干部的问题占比持续高位运行,5月份高达94.3%,这意味着基层已成为作风建设的主战场和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灾区”。基层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作为最基层的执政单元,乡镇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从全国范围看,基层作风问题往往表现为“微腐败”“慢作为”等形式,看似小事却直接啃食群众利益。比如,有的干部在惠民资金发放中优亲厚友,有的在项目审批中推诿扯皮,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群众权益,更侵蚀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持久战,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打好基层作风建设的攻坚战。

---此处隐藏3627字,下载后查看---

(一)要坚持“把自己摆进去”,实现自我净化。这是自我革命的起点。大家要对照学习的典型案例,不能把案例当成“别人的故事”来看,而是要像照镜子一样,把自己摆进去,问一问自己:如果身处同样的情境,我会不会也犯同样的错误?我的思想深处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主动检视自身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纪律作风等方面的差距,敢于亮丑、勇于揭短。要把自己的思想动态、精神状态、作风表现都摆到桌面上来,进行一次彻底的“政治体检”。只有经常性地进行自我剖析,才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做到思想上的纯洁和政治上的坚定。

(二)要坚持“把职责摆进去”,实现自我完善。这是自我革命的核心。作风问题往往与职责履行不力紧密相连。大家要紧密联系自己的岗位职责,深入思考:我所承担的工作职责是什么?为了履行好这些职责,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作风?当前我的作风与岗位要求之间还存在哪些差距?要把检视问题与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从自己分管的领域、负责的工作中查找作风建设的薄弱环节。比如说,分管农业的干部,就要思考在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农业技术方面,是否存在服务不主动、政策宣传不到位的问题;分管项目建设的干部,就要检视在项目审批、施工监管过程中,是否存在效率低下、吃拿卡要的现象。通过把职责摆进去,让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避免“两张皮”,真正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三)要坚持“把工作摆进去”,实现自我革新。这是自我革命的落脚点。一切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都要体现在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上。大家要把发现的问题、整改的措施,全部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去。要立足岗位实际,思考如何以更优的作风、更高的效率,推动我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我们不能满足于“做了”,而是要追求“做好了”、“做出了成效”。我们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成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干部在重点任务、攻坚克难中的表现作为评价其作风的重要依据。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求突破,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检验作风建设的成果,切实让群众看到我们作风转变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镇的发展正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作为党的干部,特别是肩负着未来的年轻干部,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大家以这次座谈会为新的起点,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将纪律规定铭记于心、落实于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到*镇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青春的崭新业绩!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