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2025年服务业提质增效与企业培育会议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服务业提质增效与企业培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服务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总结上半年我市服务业运行情况及规上企业培育成效,分析当前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全力推动服务业企业进规入库,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业务科室负责人,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发改局局长,部分重点服务业企业负责人,以及行业协会代表。刚才,市发改委汇报了1月至6月规上服务业企业培育、服务业运行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建议,*区、*县人民政府,市商务局、市统计局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培育壮大规上服务业企业,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就业、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这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服务业占比是反映经济结构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占GDP比重为*%,较2020年提高了个百分点,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仍低个百分点,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更大。从产业结构看,我市传统服务业占比偏高,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占比仅为*%,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能够有效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更优形态转变。例如,*市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2024年服务业占比达到%,带动GDP增速提高了*个百分点,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快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此处隐藏10167字,下载后查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明确责任分工,为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一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服务业发展和企业培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发改委,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本地服务业发展和企业培育工作的领导。二是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市发改委负责统筹协调服务业发展和企业培育工作,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监测分析服务业运行情况;市商务局负责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行业的企业培育和管理;市财政局负责落实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奖励资金;市统计局负责规上企业入库审核、统计数据监测等工作;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要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会议,通报工作进展,协调解决问题。三是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各县(市、区)政府是服务业发展和企业培育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要制定本地服务业发展和企业培育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层层压实责任。要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充足的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是服务业发展和企业培育的重要支撑。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要素保障,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亿元,用于支持服务业企业培育、项目建设、品牌打造等。对首次入库的规上服务业企业,给予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年营业收入增长超过*%的规上服务业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2024年,全市共发放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亿元,支持企业家,带动企业投资*亿元。二是强化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开发适合服务业企业的金融产品,降低融资门槛和成本。建立银企对接机制,定期组织银企对接活动,为企业融资搭建平台。2024年,通过银企对接活动,帮助*家服务业企业获得贷款亿元。要建立服务业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服务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担保费率不超过*%。今年要力争服务业企业贷款余额增长*%以上,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三是保障人才需求。建立服务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支持高校、职业院校与服务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对服务业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优惠政策。2024年,全市共引进服务业高层次人才人,培养技能型人才人。今年要引进服务业高层次人才人以上,培养技能型人才人以上,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严格考核督办,强化运行调度,确保工作实效。严格的考核督办和运行调度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健全考核督办机制,强化运行调度,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服务业发展和企业培育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权重。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包括规上企业新增数量、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近规”企业培育数量等,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对考核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约谈相关负责人。2024年,对*个考核优秀的县(市、区)和*个部门给予了表彰奖励,对*个考核不合格的单位进行了约谈。二是加强运行调度。建立服务业运行调度机制,每月召开一次运行调度会,分析服务业运行情况和企业培育进展,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对未完成月度目标任务的单位,要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要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对*家重点服务业企业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今年要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到%以上,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家以上。三是强化督查问责。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对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服务业发展和企业培育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重点督查政策落实、企业培育、入库进度等情况。对工作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要下发督办函,限期整改;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问责。今年要开展不少于*次专项督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四)加强统计监测,确保数据质量,为决策提供支撑。准确的统计数据是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要加强统计监测,确保数据质量,为服务业发展和企业培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完善统计监测体系。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扩大统计覆盖面,确保所有规上服务业企业和重点“近规”企业都纳入统计监测范围。要加强对新兴服务业态的统计研究,建立健全新兴服务业态统计方法,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反映新兴服务业发展情况。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统计监测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的效率和质量。二是加强统计业务培训。要定期组织开展统计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和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培训内容包括统计报表制度、指标解释、数据填报、逻辑审核等,确保统计人员熟练掌握统计业务知识。2024年,市统计局组织开展了*次统计业务培训,培训人员人次,有效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今年要组织开展不少于*次统计业务培训,覆盖所有规上服务业企业和“近规”企业统计人员。三是强化数据质量审核。要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审核机制,加强对企业统计报表的数据审核,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数据比对,将统计数据与税务数据、工商注册数据等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异常数据及时核实纠正。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企业和个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要建立统计数据质量追溯制度,对数据质量问题实行终身追责,确保统计数据经得起检验。

同志们,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和企业培育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全力以赴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