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利用周末时间召开全县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总结上半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高质量完成全年财政工作任务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刚才,驻局纪检监察组通报了上半年监督检查发现的6类12个具体问题,既点出了共性问题,也戳中了个性痛点,我完全赞同。这些问题再次警示我们: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财政部门作为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手握“钱袋子”“账本子”,廉政风险点多面广,必须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在学深悟透中筑牢“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总书记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财政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每一笔资金分配、每一项政策落实,都体现着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上半年,我们通过“第一议题”制度开展集中学习18次,组织“财政干部讲党课”活动6场,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但从日常督查情况看,仍有少数干部存在“重业务轻政治”倾向——有的在研究专项债项目时,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有的在落实惠民补贴政策时,习惯用“老经验”代替“新要求”;还有的在填报个人有关事项时,存在漏报瞒报现象。这些问题表面看是工作疏忽,本质上是政治站位不高、党性修养不够。
---此处隐藏1994字,下载后查看---
一要扛牢主体责任“不松劲”。班子成员要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既抓业务推进,又抓廉政建设,每月至少听取1次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廉政风险研判。这里明确一个要求:今后凡是涉及资金分配、项目审批等“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党组会集体研究,分管领导既要汇报业务情况,也要说明廉政风险点,坚决杜绝“一言堂”“家长制”。二要压实监督责任“不手软”。驻局纪检监察组要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聚焦财政核心业务,开展“嵌入式”监督。比如,针对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环节,我们建立了“纪检+评审+第三方”联合监督机制,上半年共核减不合理造价1200万元,这就是监督有效的体现。下半年,要重点加强对直达资金、专项债资金的跟踪监督,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三要强化责任追究“不护短”。对履责不力的干部,要敢于“唱黑脸”“动真格”。今年3月,某乡镇财政所所长因违规发放津补贴被党内警告,所在乡镇财政所年度考核被“一票否决”,这就是释放的明确信号:严管就是厚爱,放任就是伤害。
三、以风险防控为重点,在抓早抓小中守牢廉洁从政底线财政工作涉及大量资金和项目,廉政风险贯穿于预算编制、资金分配、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上半年,我们通过廉政风险点再排查,梳理出127个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153条,但仍有2起违纪问题发生——一起是某科室干部在采购办公设备时,接受供应商赠送的土特产;另一起是某乡镇财政所会计在录入惠民补贴数据时,因操作失误导致3户农户少领补贴,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暴露出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这说明,我们的风险防控还存在“盲区”“漏洞”,必须坚持“严”的主基调,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一要聚焦关键领域“扎篱笆”。重点加强对“人、财、物、权”的监督管理: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严格执行“凡提四必”制度,今年上半年新提拔的5名中层干部,全部经过廉政审查和民主测评,群众满意度达98%;在资金管理上,全面推行“阳光财政”平台,将所有财政资金纳入系统监管,实现“预算编制—指标下达—资金支付—绩效评价”全流程公开,目前平台已覆盖12个乡镇(街道)、86个县直单位,累计公开信息2.3万条;在资产管理上,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发现账实不符问题17个,已全部整改到位。二要紧盯关键节点“敲警钟”。针对节假日、项目验收、资金拨付等易发生腐败的敏感时期,提前发送廉政提醒短信,开展“家庭助廉”活动。今年春节前,我们组织干部家属召开座谈会,签订《家庭廉洁承诺书》126份,有效发挥了“八小时外”监督作用。三要管好关键少数“作表率”。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带头公开承诺“不吃拿卡要、不违规插手项目、不干预市场经济活动”。我本人郑重承诺:涉及个人事项主动报告,涉及利益冲突主动回避,涉及干部选拔主动回避,欢迎同志们监督。同时,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对在改革创新中出现的失误,只要符合程序、未谋私利,该容错的容错,该保护的保障,让干部轻装上阵、干事创业。
同志们,党风廉政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执着,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加快建设“富裕XX、生态XX、幸福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