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前,我认真研读了《总书记著作选读》第二卷中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章节,结合近期参与的乡村振兴调研、重点项目资金调度等工作,反复思考“财政部门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服务大局的实际成效”。下面,我结合学习体会和工作实际,谈三点认识,与大家共勉。
一、从“根”上铸魂,在“学深悟透”中把准财政工作政治方向
总书记总书记强调:“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这要求我们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财政工作的首位,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确保财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去年以来,我们通过“第一议题”制度系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财政部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具体部署。但学习不能停留在“读文件、记要点”,更要结合本县实际“找落点”。比如,今年初我县遭遇罕见春旱,12个乡镇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2万亩,部分山区村饮水安全出现临时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迅速启动应急财政保障机制:一方面,压缩非急需非刚性支出15%,统筹调度资金800万元用于抗旱保苗和临时送水;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1200万元,专门用于修复受损水利设施。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财政工作的“政治属性”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体现在“急难险重”面前的责任担当,体现在“每一笔资金都关乎群众冷暖”的民生情怀。
---此处隐藏2770字,下载后查看---
三、从“严”上要求,在“锤炼作风”中锻造忠诚干净担当财政队伍
总书记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财政部门掌握着“钱袋子”,是腐败易发多发的领域,必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以“严”的基调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财政铁军。
(一)在“学”中强根基。支部每月固定3天为“学习日”,除了学习党的理论,还要组织“财政业务大练兵”,重点围绕新《政府会计准则》、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等内容开展案例教学。今年上半年,我们通过“以老带新”方式,让3名新入职干部参与预算编制全过程,其中1人在全市财政系统业务竞赛中获得二等奖,这说明“学习型机关”建设初见成效。但我也要提醒大家: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增长才干”,特别是年轻干部要主动到预算编制、资金监管一线锻炼,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二)在“管”中守底线。今年3月,我们在内部审计中发现某乡镇存在“虚列项目套取资金”问题,涉及金额12万元。尽管问题及时整改,但也敲响了警钟。对此,我们修订了《财政资金审批管理办法》,将“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流程细化为“动议-调研-论证-集体决策-公示”5个环节,要求所有超过50万元的资金支出必须经党组会集体研究,并在政务公开栏公示7天。同时,机关纪委每月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重点关注项目评审、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今年以来已开展廉政谈话16人次,下发整改通知书3份,真正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三)在“干”中树形象。支部党员干部要发挥“头雁效应”,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2个乡镇财政所,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调研;业务骨干组建“惠企政策宣讲团”,深入工业园区开展“一对一”辅导;青年党员成立“民生资金督查队”,对低保、养老金等发放情况进行随机抽查。今年6月,青年党员小李在抽查中发现某村存在“重复发放危房改造补贴”问题,及时上报后挽回损失8万元,这种“较真碰硬”的作风,就是我们财政干部应有的样子。
同志们,财政工作一头连着“国之大者”,一头系着“民生小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既要做“懂政策、精业务”的“行家里手”,更要做“讲政治、守初心”的“忠诚卫士”。希望大家以此次学习研讨会为契机,在服务全县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最后,我想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心有信仰,行有方向;肩有责任,事有分量。”让我们携手并肩,以更实的作风、更优的成绩,为我县“建设XX中心城市重要增长极”贡献财政力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