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能在今天的研讨会上与大家交流学习。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化之年,也是我县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智慧城市”迭代的关键一年。作为网信系统的“一线指挥员”,我深切体会到,网信事业既是“国之大者”的微观映射,更是“县之要事”的具体实践。半年来,我们紧扣“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在实践中探索、在破题中创新,对“如何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三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以“思想破冰”引领“方向破题”,在把握大局中校准网信事业发展坐标
总书记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对县级网信办而言,能否把准政治方向、把牢舆论导向、把稳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关系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今年以来,我们把“学深悟透”作为首要任务,建立“每周一学、每月一研、每季一测”的常态化学习机制。比如,3月结合“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全体干部逐字研读《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重点围绕“坚持党管互联网”“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等章节开展研讨,我带头分享在基层调研中发现的“部分村干部对网络舆情‘怕管、不管、不会管’”问题,引发大家对“如何将党的领导贯穿网信工作全过程”的深度思考。4月,在参加全省网信系统“数字赋能基层治理”专题培训后,我们立即梳理出“数字技术在村级事务公开中的应用场景”“短视频平台舆情处置流程优化”等12项具体课题,由班子成员牵头领办,目前已形成《**县村级新媒体平台运营规范(试行)》等3项制度成果。
这些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网信工作的“根”在政治,“魂”在党性。只有把“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转化为“一键响应”的工作机制,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化为“接诉即办”的服务标准,才能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下一步,我们计划每季度召开“网信+部门”联席会,邀请融媒体中心、公安局网安大队、各乡镇宣传委员参与,通过“案例复盘+问题会诊”的方式,把党中央关于网信工作的决策部署细化为本地的“施工图”“任务书”。
---此处隐藏2829字,下载后查看---
(一)“压担子”促成长。针对年轻干部“经验不足”的问题,我们建立“导师制”培养模式,由班子成员、业务骨干与35岁以下干部结对,通过“跟案学习、跟会调研、跟岗锻炼”提升实战能力。今年3月,我们选派2名年轻干部参与省委网信办组织的“网络舆情处置实战演练”,他们在模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中表现突出,回来后牵头优化了我县的舆情处置流程,将“信息核查”环节从“事后补漏”调整为“事前预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搭台子”激活力。我们定期举办“网信讲堂”,邀请专家学者、一线工作者分享经验;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鼓励干部围绕“网络内容创新”“网络安全防护”等主题提建议,今年已采纳“短视频矩阵运营”“网络安全宣传进夜市”等8条建议,并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比如,“网络安全宣传进夜市”活动,我们联合市场监管局、文旅局在县中心广场设置互动摊位,通过“网络安全知识问答”“防诈情景短剧”等形式吸引群众参与,单场活动覆盖2000余人次,相关视频在抖音平台播放量超50万次,真正实现了“宣传接地气、效果看得见”。
(三)“守底线”强作风。网信干部手握“网络监管权”“舆情引导权”,必须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我们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对网络舆情处置、网络安全项目招标等关键环节实行“阳光操作”;常态化开展廉政风险排查,梳理出“网络舆论引导中的利益输送”“数据安全管理中的失密泄密”等5类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18条。今年以来,开展廉政谈话12人次,组织观看《零容忍》等警示教育片4场,干部队伍的政治意识、纪律意识显著增强。各位同仁,网信事业是“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更是“昼无为、夜难寐”的事业。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更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下一步,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在守牢网上主阵地上再发力,在筑牢网络安全屏障上再突破,在激活数字发展动能上再创新,努力交出一份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网信答卷!
最后,借用一句基层网民的话与大家共勉:“网信事业做得好不好,群众打开手机看得到;干部干得实不实,网络留言板上有答案。”让我们一起,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新时代网信工作,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县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