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以“筑牢抵制违规吃喝防线,敲响清正廉洁警钟”为主题召开专题党课,既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具体行动,也是结合近期上级纪委通报的多起违规吃喝典型案例开展的警示教育,更是针对办公室工作特点、防范“舌尖上的风险”的现实需要。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我们身处“服务中枢”,既是政策落实的“传导器”,也是对外交往的“第一窗口”,更需时刻绷紧纪律之弦。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从“为什么必须防”“违规吃喝有哪些表现”“如何筑牢防线”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舌尖上的‘微腐败’”不是“小事小节”,而是“大是大非”
总书记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明确指出:“要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违规吃喝看似是“吃顿饭、喝杯酒”的生活小事,实则是“破纪破法”的开端,是腐蚀党员干部的“糖衣炮弹”,更是破坏政治生态的“隐形推手”。第一,违规吃喝是“围猎”干部的“突破口”。办公室作为单位对外联络的“桥头堡”,日常需要对接上级部门、兄弟单位、服务对象,不可避免涉及公务接待。但个别同志对“接待标准”的边界模糊,认为“吃点喝点是人情往来”“不拿现金就是小问题”。比如,去年某县纪委通报的案例中,某单位办公室主任张某在接待上级调研时,以“体现重视”为由,超出标准安排高档菜肴,饭后又接受管理服务对象赠送的本地特产,最终被党纪处分。这警示我们:违规吃喝的背后,往往是别有用心者“投其所好”的试探——今天请你喝的是“茅台”,明天可能就让你办“违规审批”;今天和你“称兄道弟”,明天就可能拉你“下水捞钱”。
第二,违规吃喝是“四风”问题的“重灾区”。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数据看,全国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2.3万起,其中违规吃喝问题占比达31.7%,且呈现“隐蔽化、碎片化”趋势:有的借“调研考察”之名搞“公款旅游+聚餐”;有的以“工会活动”为幌子超标准发放餐补;还有的利用“电子红包”“私车加油”等方式冲抵餐费。这些行为表面看是“擦边球”,实则是“顶风上”。就我们单位而言,虽然近年来未发生重大违规吃喝问题,但去年内部督查发现,个别科室存在“公务接待清单填写不规范”“超标准安排本地特色菜”等问题,虽未达到纪律处分标准,但暴露出我们在制度执行上的“松劲”。
---此处隐藏3055字,下载后查看---
第一,以“严”的制度划清“红线”,让“不能腐”成为硬约束。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办公室作为制度执行的“前沿阵地”,要重点做好三件事:一要细化公务接待标准。对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本地最新规定,重新修订《单位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明确“接待对象、陪餐人数、用餐标准、禁止事项”四张清单,比如“本地调研原则上安排工作简餐,不得上本地特色高档菜”“外省兄弟单位来访,餐费标准不得超过每人每天150元”等,让执行有据可依。二要强化财务审核把关。财务科要建立“公务接待台账+原始票据+审批单”三单核对机制,对超标准、超范围的费用“一票否决”,杜绝“先吃后批”“虚列事由”等问题。三要公开透明接受监督。每月在单位内网公示公务接待费用,每季度向党组会汇报执行情况,主动接受干部职工监督,让“暗箱操作”无处遁形。
第二,以“实”的教育筑牢“防线”,让“不想腐”成为自觉心。思想松一寸,行动散一尺。要把违规吃喝警示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一要开展“情景式”教育。结合办公室工作场景,模拟“上级突击检查时如何安排接待”“企业主动提出宴请时如何拒绝”等情景,通过角色扮演、现场辩论,让大家在“实战演练”中掌握应对技巧。二要讲好“身边事”教育的故事。用本单位历史上的违纪案例(隐去姓名)制作《警钟长鸣》手册,重点剖析“第一次接受宴请的心理变化”“从违规吃喝到违纪违法的演变过程”,让警示教育更有代入感。三要抓好“关键少数”教育。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要以身作则,带头签订《抵制违规吃喝承诺书》,在公务接待中主动亮明“拒绝高档烟酒”“不搞特殊化”的态度,形成“头雁效应”。
第三,以“活”的文化涵养“正气”,让“不愿腐”成为新风尚。清廉文化是抵御歪风的“软实力”。办公室要发挥“文化阵地”作用,推动形成“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氛围:一要打造“廉洁文化角”。在办公室走廊、会议室设置廉政标语,比如“一顿饭、一杯酒,可能丢掉一辈子的自由”“公函接待不是‘通行证’,纪律红线才是‘护身符’”,让干部职工耳濡目染。二要开展“家风助廉”活动。邀请干部家属参加“家庭助廉座谈会”,签订《家庭廉洁承诺书》,提醒家属“常吹廉洁风、严把家门关”,防止“八小时外”被围猎。三要弘扬“简朴务实”作风。比如,在筹备会议时,坚持“能简则简”原则,不搞“豪华茶歇”“定制礼品”;在下乡调研时,主动要求“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用实际行动传递“清廉也是生产力”的理念。
同志们,违规吃喝问题看似“小切口”,却连着“大政治”;抵制违规吃喝看似“软任务”,却需要“硬功夫”。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我们既是纪律的执行者,也是防线的守护者。希望大家始终牢记:“口腹之欲”有边界,“纪律之弦”无弹性;“一时侥幸”是陷阱,“一生清廉”是福报。让我们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从一顿饭、一杯酒严起,共同筑牢拒腐防变的“钢铁长城”,为单位高质量发展、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