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时机关键、意义深远,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做好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总书记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城市发展成就经验,科学分析了当前城市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负责全市发展改革、城市建设管理、财政运行等关键领域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必须率先带头,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其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做好城市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深刻领悟核心要义,把稳新时代城市工作根本遵循
(一)深刻把握党的领导是城市发展核心优势,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会议强调,必须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深刻揭示了我们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所在。总书记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在城市工作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只有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城市各项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才能有效协调多元利益、应对复杂挑战、凝聚建设合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健全完善党领导城市工作的体制机制,确保城市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要切实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城市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要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抓城市工作的主体责任,尤其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推动党建工作与城市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确保城市各项事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行稳致远。
(二)深刻把握人民中心是城市工作根本立场,矢志践行为民造福宗旨。会议鲜明提出“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市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总书记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从根本上回答了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我们要深刻领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要求我们在决策施策时,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谋划重大项目、出台政策举措时,要充分倾听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使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要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摆在突出位置,聚焦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民生关切,持续加大投入、补齐短板。要畅通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营造宜居宜业环境,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三)深刻把握内涵发展是城市转型关键路径,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指明了新时代城市工作的重心所在和转型方向。内涵式发展是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总书记总书记要求我们:“要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我们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摒弃过去重规模扩张、轻功能完善的粗放模式,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这意味着更加注重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和执行力,确保城市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意味着着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和效率提高。意味着聚焦“存量”做文章,把提升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摆在首位,依靠创新驱动、改革开放激发城市活力。要求我们用好“城市更新”这一重要抓手,不仅要注重城市物理空间形态的改善,更要注重产业升级、经济结构优化、社会治理创新和文化传承发展等内涵的提升。要通过精细化、集约化、绿色化的路径,深度挖掘存量空间价值,推动城市在有限的资源环境约束下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此处隐藏4380字,下载后查看---
宏伟目标催人奋进,落实责任重于泰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XX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有坚强的保障体系作支撑。
(一)强化组织保障,凝聚协同奋进工作合力。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必须持续加强党的领导与组织保障。总书记总书记强调:“要把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贯穿到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协同参与的城市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协调机构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对城市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的研究决策和协调推进。加强纵向衔接、横向联动,明晰市、区(县)、街道(乡镇)职责边界,推动管理服务资源下沉。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升城市工作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聚焦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治理的核心需求,加强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着力培养一支懂城市、有情怀、善治理、敢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强化政策协同,构建系统完备制度体系。科学的政策体系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必须通过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一是健全规划统筹引领机制。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各类专项规划的有机衔接和相互支撑。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提高规划适应性。二是完善财政金融土地支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创新投融资机制,规范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在有一定收益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低效用地盘活利用机制,保障重点项目、民生项目用地需求。发挥好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城市建设。三是健全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对标先进经验,加强城市治理重点领域的地方立法,及时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规规章。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标准体系,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强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宣传普及与执法监督。
(三)强化作风支撑,弘扬真抓实干优良作风。优良作风是成事之基。完成艰巨繁重的城市工作任务,必须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一是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深刻领会总书记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是否促进高质量发展、促进民生改善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标准。健全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要求、体现高质量发展导向、突出民生改善的城市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二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城市工作的基本功。紧紧围绕制约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堵点、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治理体系中的难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现场,察实情、听民意、找症结、谋良策,使政策措施更接地气、更顺民心、更具实效。三是倡导实干担当作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履职尽责。强化抓落实的执行力,建立重点任务清单台账,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加强督查督办,全程跟踪问效。发扬钉钉子精神,对于看准的事情、定下的目标,一抓到底、务求必成,力戒空谈浮夸、敷衍塞责,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书写城市发展新答卷。
同志们,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擘画的宏伟蓝图振奋人心,赋予我们的使命光荣艰巨。新征程上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责任重大,时不我待。我们必须倍加珍视党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战略擘画,必须更加坚定自觉地把总书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XX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实际成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团结带领分管领域广大干部群众,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加快建设繁荣创新、绿色宜居、安全韧性、智慧高效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贡献全部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