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XX街道党工委主任关于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的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四个聚焦)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根据XX区委关于做好第十六届委员会第八轮巡察整改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本人(XX)作为XX街道党工委主任,紧扣XX区委第八轮第一巡察组反馈的意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本着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等多种方式,深入查摆自身在思想、政治、作风、能力、廉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恳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对照查摆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人严格对照“四个聚焦”的要求,即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落实情况、聚焦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聚焦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聚焦巡察整改和结果运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自我审视和检讨。

(一)在贯彻决策部署上,存在“传达多、转化少”的现象,政治站位尚需拔高

作为街道党工委“班长”,本人始终坚持将学习贯彻党中央及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然而,在巡察反馈意见的镜鉴下,深刻反思自身工作,发现仍存在一些学用脱节、执行不够精准的问题。一是理论学习的“穿透力”不足。虽然能够坚持参加党工委中心组学习和个人自学,但在将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转化为推动街道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务实举措上,还存在差距。有时满足于“读过了、学过了”,但在如何结合XX街道老旧小区多、产业结构单一、流动人口管理复杂等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城市更新、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方面,思考不深、谋划不细、招法不多。例如,在推动辖区经济转型升级工作中,对于如何盘活存量楼宇资源、培育新兴业态等,虽然在会议上多次强调,但未能形成一套系统性、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并一抓到底,导致政策红利未能完全转化为发展实效。

二是政策执行的“精准度”不高。在执行上级政策时,有时存在机械化、简单化倾向,对政策背后的深层逻辑和战略意图领会不够透彻,导致在具体落实中出现“上下一般粗”的情况。比如,在推进一项环保整治专项行动中,初期仅满足于下发通知、分解任务,对于不同社区、不同企业存在的差异化问题未能进行充分调研和分类指导,导致部分工作“一刀切”,既影响了整治效果,也给一些合规小微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经营压力。这反映出本人在运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上,能力仍有欠缺,未能完全做到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把握和推进工作。三是风险防范的“前瞻性”不强。对于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生产、金融稳定等方面的潜在风险,虽然有常规性的部署和检查,但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的意识还不够强。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时存在“等等看”的心理,未能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例如,对于网络舆情中反映的个别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初期仅作为一般性民生投诉处理,未能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去深刻认识其潜在的风险,直到问题发酵升级后才投入大量精力去化解,处置略显被动。

---此处隐藏6225字,下载后查看---

(四)刮骨疗毒,在深化整改落实上“求真效”,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一是压实整改责任。坚决扛起巡察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逐条逐句研究巡察反馈意见,制定详尽的整改方案和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确保整改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岗。

二是坚持标本兼治。对巡察指出的所有问题,既拿出“当下改”的举措,又形成“长久立”的机制。在整改具体问题的同时,深刻反思问题背后的制度漏洞和管理短板,举一反三,修订完善议事决策、干部管理、财务监督、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20项以上,真正实现“整改一个问题、堵塞一批漏洞、完善一套制度”。

三是强化监督问效。主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和广大群众对整改工作的监督。定期在党内通报和向社会公开整改情况。建立整改“回头看”常态化机制,对整改不力、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确保巡察反馈问题见底清零、长效保持,向区委和全街道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以上是我的个人对照检查,剖析不深、措施不实之处,敬请各位同志批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