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X市老年大学的钢琴教师X。很荣幸参加本次的教师交流会,在此,向各位前辈分享我的体会与感悟。我汇报的题目是《黑白键上的夕阳工程》。
我与钢琴朝夕相伴了30多年。当初次接触钢琴时感觉自己像是一位高贵的公主。学生时代,因为有着这项爱好而被老师关注同学追捧,在各项荣誉证书面前,学琴的意义更加具象化,它使我的童年丰富多彩,如愿地成为舞台上那位优雅的公主。大学时,钢琴成了我异地他乡唯一的亲人,我用音乐诉说着情感,它用旋律治愈着我,我们默契着成为了灵魂伴侣,那时我明白了学琴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演奏家,她是一份精神寄托,支撑我生活的琐碎和疲惫,让未来充满期待。如今,钢琴成为了我的事业,与夕阳同行的日子,是生命馈赠的礼物。在老年大学从事钢琴教学的这些年,指尖流淌的不仅是音符,更是岁月沉淀的温暖与生命不息的回响。这份工作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技艺传授,成为一场与智慧、坚韧和热爱相伴的旅程。
在老年大学的教室里,有花甲之年青春不老的学霸们,有古稀之年朝气蓬勃的模范生,更有耄耋之年却依然快乐逍遥的智慧行者,我常常被这群特殊的学生感动,他们用行动告诉我,学习不是青春的专利,而是生命的底色。作为老师,能够带领大家追寻热爱,探索新知,是我此生最珍贵的荣耀。
有人说老年教育是夕阳工程,但我想说这是朝阳事业,从他们身上我收获了比知识更加宝贵的财富。我曾经带过一个学员,有段时间她因乳腺癌远赴上海就医,她时常担心缺课太多影响进度,每次都会在班级群里追问上课内容和注意事项。为了不落后,她专门买了一架折叠琴在病房练习,化疗的痛苦化作学琴的勇气,人在医院心在教室,身患重病并没有阻止她学习的热情。她说:“老师,等我回去继续上您的课,弹琴是我最开心最期待的事,您别嫌弃我。”那一刻我内心不仅仅是佩服,更多的是心疼,勤耕不辍,精业笃行,生命的希望不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嘛!
开学第一课,我总会问大家,为什么来老年大学学习,有人说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但因为工作家庭没有时间更没条件;有人说为了和孙子孙女同步学习,有共同话题;还有人说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老人家很喜欢唱歌,我来学钢琴,可以为她伴奏,合唱一首歌。那一刻教室是安静的,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了她,我知道在那一刻,一颗感恩的种子种在了所有人的心里。
---此处隐藏2720字,下载后查看---
这些朴素的表达,胜过千言万语。当音乐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光亮,当琴声承载起他们的情感与记忆,作为教师,我深切感受到这份工作的神圣感,老年大学的钢琴教学,是一场需要极致耐心与无限温柔的“夕阳工程”。它没有少年天才的惊艳,没有职业赛场的辉煌,有着最打动人心的坚韧、最纯粹的热爱和最温暖的生命互动。听!当悠扬的琴声在暮年中响起,我听见的,是生命永不落幕的华章。
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刘禹锡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我说:我会继续与银发学子们共赴这场音乐的晚约,在黑白键上奏出夕阳的新乐章。